时间治愈一切伤口:用空间生物学探测皮肤损伤

了解空间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如何推动伤口愈合研究。

来源:The Scientist

时间治愈一切伤口:用空间生物学探测皮肤损伤

时间治愈一切伤口:用空间生物学探测皮肤损伤 时间治愈一切伤口:用空间生物学探测皮肤损伤

简介

简介

皮肤提供了一道关键屏障,可保护生物体的内部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损伤、感染和干燥。1 哺乳动物的皮肤包含两个不同的层:表皮和真皮。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向外部环境迁移时会终末分化和角化。2 身体通过表皮基底层的表皮干细胞 (EpSC) 补充这些细胞。真皮富含细胞外基质 (ECM) 蛋白、成纤维细胞、血管和免疫细胞。

1 2

受伤后,多种细胞类型会协作愈合伤口并修复屏障。这一动态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凝块形成、炎症、增殖和重塑。1 皮肤损伤后,血小板被激活并通过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来封闭伤口。随后,组织驻留和循环衍生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渗入伤口床以清除任何入侵的微生物或凋亡的宿主细胞。2 几天后,EpSC 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并迁移到受伤部位,分别再生表皮并沉积新的 ECM 成分。数周后,身体会尝试通过降低受伤部位的细胞密度和重塑 ECM 来将皮肤结构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3 然而,这些动作最终会产生疤痕组织。

凝块形成 炎症 增殖 重塑 1 2 3

利用空间生物学探索伤口愈合

利用空间生物学探索伤口愈合 4

T 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

T 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 5 + + 5

EpSC 和 ECM

EpSC 和 ECM 6 6

成纤维细胞多样性

成纤维细胞多样性 7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Nat Rev Mol Cell Biol Sci Immunol 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