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和国家:从敌人到朋友

国家及其朋友拒绝稀缺原则,并坚持其对立面——圣诞老人原则。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

经济学家和国家是天敌。经济学的核心原则是,改善人类福祉的手段(经济学家称之为“商品”)天生稀缺,必须先生产出来才能用于满足人类的需求。稀缺性原则还意味着,商品一旦生产出来,就不能在不剥夺其他人使用权的情况下赠予一个人。换句话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及其朋友拒绝稀缺性原则,并坚持其对立面,即圣诞老人原则,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将其定义为“政府或国家是社会生产过程之外和之上的实体,它拥有某种不是通过向其臣民征税而获得的东西,并且可以将这种神秘的东西用于明确的目的。”

在米塞斯写下这些话的一百年前,法国自由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揭露了圣诞老人寓言,这是所有支持国家干预经济的论据的基础,同时强调了稀缺性原则。巴斯夏的论点值得引用:“在这里,一方面是公众,另一方面是国家,他们被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后者意图向前者倾泻……一场真正的人类幸福之雨……事实上,国家不会、也不可能只有一只手。它有两只手,一只用来索取,另一只用来给予……严格来说,国家可以索取,不能给予……[因为]它的手……总是保留着它们所触及的一部分,有时是全部。但从未见过、永远不会见到、甚至无法想象的是,国家给予公众的比从公众索取的多。……国家不可能在不对整个社会造成更大损害的情况下,赋予社会中某些人特殊优势”(着重号是我加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