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生准粒子在有质量和无质量之间切换。这完全取决于它行进的方向

科学家们偶然发现了 16 年前首次预测的半狄拉克费米子。

来源:ZME科学
准粒子插图。图片来源:EPFL。
准粒子插图。图片来源:EPFL。

一组研究人员现在观察到了物理学家们仅理论化的现象:一种准粒子,当它向一个方向移动时,它的行为就像有质量一样,而当它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它就变成了无质量的。

这种特殊的粒子被称为半狄拉克费米子,16 年前首次被预测。现在,它被发现存在于锆硅硫化物 (ZrSiS) 的半金属晶体中。这一发现可能为从电池技术到先进传感器等领域的创新铺平道路。

半狄拉克费米子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学家、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 Yinming Shao 承认,这一发现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当我们开始研究这种材料时,我们甚至没有寻找半狄拉克费米子,”他说。“我们看到了我们不理解的信号——事实证明,我们首次观察到了这些狂野的准粒子,它们有时像有质量一样移动,有时又像没有质量一样移动。”

狂野的准粒子

狂野的准粒子

像光子这样的粒子,它们构成了光,被认为是无质量的,因为它们以光速移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解释了这一现象。任何移动速度如此之快的东西都不具备质量。但当你考虑固体材料时,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光子 狭义相对论

在这些材料中,许多粒子的集体行为创造了物理学家所说的准粒子。这些准粒子可以模仿真实粒子,但通常具有违背日常直觉的特性。这些“粒子”不是真实的独立粒子,但它们的行为就像是真实的。例如,电子一起移动的方式可能会产生一个准粒子,它的行为就像没有质量或移动速度比任何单个电子都快。因此,准粒子有助于科学家理解固体中的复杂行为,使研究电、磁和新技术材料等变得更加容易。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