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SS 隐形传感器:使用量子纠缠进行红外测量

新型量子传感器如何克服光学障碍。

来源:安全实验室新闻频道

新型量子传感器如何克服光学障碍。

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所 (KRISS) 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量子传感器技术,可以利用量子纠缠现象测量可见光红外干扰。这一发现将使以前质量有限的低成本、高通量红外光学测量成为可能。

克里斯

该研究发表在《量子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量子科学与技术

当一对光子(光的微小粒子)通过量子纠缠连接在一起时,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如何,它们都共享一个共同的量子态。最近开发的使用不可检测光子的量子光子传感器是一种远程传感器,它使用两个光源来重现这种量子纠缠。

不可检测的光子(闲频光)是指向测量对象并反射回来的光子。传感器不是直接测量这个光子,而是测量通过量子纠缠连接的一对光子中的另一个光子,以获得有关物体的信息。

惰轮

基于不可探测光子的量子传感是十年前才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由于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全球科学界正在积极参与改进这项技术的竞赛。 KRISS开发的传感器与之前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主要光度测量装置:光电探测器和干涉仪。

光电探测器是将光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现有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可见光范围内的应用。尽管红外波可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但可用的探测器要么不存在,要么性能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