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储蓄的崩溃导致了大萧条

与米尔顿·弗里德曼关于货币供应量下降导致大萧条的论点相反,真正的原因是实际储蓄的崩溃,而这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

来源: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研究所信息

货币主义的领军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归咎于美联储系统的政策。根据弗里德曼的说法,美联储未能向银行系统注入足够的储备以防止货币存量的崩溃。因此,弗里德曼认为,M1 从 1930 年 3 月的 263.4 亿美元下降到 1933 年 4 月的 190 亿美元,下降了 27.9%。

货币主义的领军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归咎于美联储系统的政策。根据弗里德曼的说法,美联储未能向银行系统注入足够的储备以防止货币存量的崩溃。因此, 弗里德曼认为 弗里德曼认为 1930 年 3 月,M1 为 263.4 亿美元,到 1933 年 4 月下降到 190 亿美元,降幅达 27.9%。

图 1:1930-33 年美国 M1 货币供应量

图 1:1930-33 年美国 M1 货币供应量 图 1:1930-33 年美国 M1 货币供应量

来源:FRED 提供的数据。

来源:FRED 提供的数据。

弗里德曼认为,由于货币存量的崩溃,经济增长也随之而来。1932 年 7 月,工业生产同比下降超过 31%(见图表)。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大幅下降。到 1932 年 10 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了 10.7%。

根据弗里德曼的说法,由于货币存量的崩溃,经济增长也随之而来。到 1932 年 7 月,工业产量同比下降了 31% 以上(见图表)。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者价格指数大幅下降。到 1932 年 10 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了 10.7%。

图 2:1929-32 年工业产量变化(同比百分比)

图 2:1929-32 年工业产量变化(同比百分比) 图 2:1929-32 年工业产量变化(同比百分比)
来源:FRED 数据。
来源:FRED 数据。 Murray Rothbard 写了 写了 ,“金钱, 本身 本身 本身 本身

根据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根据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