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美国气候战略中的中国/印度漏洞
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本周对 Waxman-Markey 限额与交易气候变化法案进行了标记。大部分讨论集中在立法的国内影响,以及政策设计将如何影响美国各个选区。我想缩小范围,思考像 Waxman-Markey 这样的政策如何适应 [...] 这篇文章《美国气候战略中的中国/印度漏洞》首先出现在 Keith Hennessey 上。
来源:Keith Hennessey[附件二国家] 需要提供资金,使发展中国家能够根据《公约》开展减排活动,并帮助它们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根据 EIA 的数据,2006 年,17 个国家占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三。我们把这些国家视为“大国”。其他 175 个国家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它们相对“小”。
2007 年,布什总统创建了主要经济体进程,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作为一个团体开会,看看他们是否能就气候变化达成协议。如果他们成功了,该协议可以作为涉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有 192 个国家的更广泛讨论的起点。主要经济体进程迄今为止富有成效,奥巴马政府继续推进这一进程。
主要经济体下表显示了这两种方法如何将国家划分为四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类是表格行之间的划分,其中上行国家承担的义务比下行国家承担的义务更大。主要经济体划分是表格列之间的划分,基于这样的假设:如果占全球排放量四分之三的 17 个国家能够达成协议,那么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应该会容易得多。与 192 个国家在同一房间内进行谈判非常困难,显然中国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于布基纳法索。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