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当给别人带来不幸时,就会有回报
在《消费者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位营销学教授阐述了为了慈善筹款而对他人造成轻微不幸(例如将馅饼扔到脸上)的吸引力。
来源: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哦,给别人造成痛苦的快乐。德国人有一个词来形容它:幸灾乐祸,意思是“恶意的快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适当利用这种情绪可以通过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来做很多好事。
幸灾乐祸在《消费者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开创性论文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兼副院长托马斯·克莱默和合著者从营销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和量化了幸灾乐祸(发音为 Sha-den-froid-e)的吸引力。
开创性的论文 Thomas Kramer 发音通过一系列行为情景研究,他们的论文为竞争激烈的慈善筹款行业提供了见解,该行业每年在美国筹集约 4850 亿美元。
首先,那些组织筹款活动以呼吁幸灾乐祸的人不应该太过得意忘形。幸灾乐祸是指对那些被认为应该遭受不幸的人造成轻微的不幸,这种不幸远远达不到虐待狂的程度。我们说的是把馅饼扔到脸上和扔进水箱里——而不是任何太痛苦或太具破坏性的事情。
事实上,当 Kramer 研究的参与者想象他们不喜欢的名人被电击枪电击时,筹款潜力并不像看到同样的名人遭遇被一桶冰水淋湿的较温和的不幸那么大。
“如果一个不喜欢的人得到了比他们应得的更多的东西,并且他们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你就不会再对这种惩罚感到高兴,捐款就会减少,”Kramer 解释说,他将他在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营销科学。
Kramer 的其他主要发现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