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帮助人类做出更好的决策吗?

一位法官的记录——无论有没有算法——都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

来源:哈佛大学报

是否应该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法庭的决策?根据一份新的工作论文,人工智能算法的一个例子不仅未能提高司法判决的准确性,而且该技术本身的表现甚至比人类更差。

新工作论文

“许多研究人员都专注于算法是否有偏见或人工智能是否有偏见,”共同作者、政府和统计学教授 Kosuke Imai 指出。 “他们并没有真正研究人工智能的使用如何影响人类的决策。”

Kosuke Imai

虽然包括刑事司法、医学甚至商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都使用人工智能建议,但人类通常是最终的决策者。研究人员通过将单个法官做出的刑事保释决定与人工智能系统生成的建议进行比较,考虑到了这一点。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是否应实施现金保释的影响。

30%——法官拒绝 AI 建议的案件百分比

30% ——法官拒绝 AI 建议的案件百分比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在威斯康星州丹县进行,重点研究被捕者是被保释还是被要求支付现金保释。研究人员由 Imai 和哈佛大学法学院 S. William Green 公法教授 Jim Greiner 领导,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一位法官在 2017 年中至 2019 年底 30 个月期间举行的听证会。还分析了被告在长达 24 个月后的逮捕数据。

Jim Greiner

结果显示,AI 本身在预测再犯方面的表现比法官更差——在本例中,通过实施更严格的现金保释限制。同时,人类单独决策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准确性几乎没有差别。法官在略多于 30% 的案件中违背了人工智能的建议。

教授们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重新校准算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