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稻田和奶牛一样,会喷出甲烷。一种新品种使它们的气体含量大大降低。
水稻是甲烷的主要来源,甲烷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温室气体。科学家刚刚开发出一种能将甲烷排放量减少 70% 的菌株。
来源:Eos杂志这个故事最初由 Grist 发布。在此注册 Grist 的每周新闻通讯。
这个故事最初由 发布 最初由 Grist Grist 。在此注册 Grist 的 每周新闻通讯 每周新闻通讯 。 这些可怜的动物无法控制,但牛确实会放屁,这对地球来说非常糟糕:它们肠道中的微生物会产生甲烷——一种比二氧化碳强 80 倍的温室气体——以打嗝的形式排出。因此,牲畜占人类甲烷排放量的 30%。但不仅仅是牛打嗝导致农业导致如此严重的变暖。令人惊讶的是,水稻种植占人类全球甲烷排放量的另外 12%。80 倍强大
30% 与牛一样,问题在于打嗝——很多很多微小的打嗝声。种植水稻需要用大量的水淹没田地,称为稻田。被称为古细菌的微生物在潮湿、缺氧的条件下繁殖,释放甲烷。减少这些排放的一种方法是减少淹没田地的次数,但考虑到当地的灌溉基础设施,这并不总是可行的,而且水量减少会导致产量下降。这是一个危险的情况,因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依赖水稻,目前平均每年产量为 5 亿公吨。5 亿公吨
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宣布在培育一种水稻品种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称这种水稻品种可减少 70% 的甲烷排放量,同时产量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唯一的缺点是,这种水稻不能在整个中国种植,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微生物学家、《分子植物》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的合著者 Anna Schnürer 说。“我们仍在努力寻找能够适应不同温度的其他品种。”论文合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