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物候监测技术利用太阳诱导的叶绿素荧光数据

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并且在调节气候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准确地检测森林物候学(尤其是光合作用的时间安排)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挑战。

来源:英国物理学家网首页
这项研究的技术流程图。学分:遥感杂志(2025)。 doi:10.34133/remotesensing.0425
遥感杂志

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并且在调节气候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准确地检测森林物候学(尤其是光合作用的时间安排)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挑战。

传统植被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虽然广泛使用,但只能反映植被的“绿色”,信号饱和度在诸如森林之类的密集植被生态系统中很常见,并且无法准确捕获森林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现象。太阳能诱导的叶绿素荧光(SIF)遥感数据包含丰富的植物生理和生化信息,可以直接反映植被实际光合作用的动态过程变化。

森林 物候

然而,SIF数据分辨率和时间连续性仍然存在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需要重建SIF数据的高空间和时间连续性以提取森林光合作用候物候。

2025年2月20日,武汉大学和埃默里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遥感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该研究基于最大垂直距离(CBPD)方法介绍了森林光合候候物候的变化点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利用SIF数据的新方法(利用SIF数据)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方法来查明生长季节的起点和结束。它为生态研究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并有可能改变森林物候监测。

已发布 生态研究 更多信息: doi:10.34133/remotesensing.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