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行业曾经让任何心中有歌的人(长远)成为明星

可疑的歌鲨传统如何导致一个奇异而美丽的民间艺术宝库

来源:《航空与航天杂志》
歌曲盗版公司有时一开始会为普通诗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例如 1921 年《电影趣味》杂志上的这则广告。《电影趣味》杂志
歌曲盗版公司有时一开始会为普通诗人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例如 1921 年《电影趣味》杂志上的这则广告。《电影趣味》杂志
《电影趣味》杂志 随着流行音乐在 20 世纪初发展成为大众产业,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应运而生,并开始了一项后来被称为“歌曲盗版”的做法。广告要求普通美国人寄送他们的原创诗歌和歌词,公司会以相当高的费用(每年几百美元)将其谱成曲。

20 世纪 10 年代早期的歌曲盗版公司只是将客户的歌词编成乐谱,然后把乐谱作为收藏品邮寄给客户。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盗版公司招募了整个伴奏乐师团队,对人们提交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录音室处理,并将其录制成唱片。虽然许多美国人无疑对听到留声机上有人唱他们的歌词感到满意,但许多歌曲盗版广告还带来了进一步的诱惑:音乐界的名声和成功可能只需一张支票和一张邮票就能实现的诱人主张。

这些广告通常藏在流行杂志和超市小报里,往往以上门推销员的油腔滑调向读者推销,暗示着大笔收入的可能性。 “今天就将你关于爱、和平、胜利或其他任何主题的歌诗寄给我们吧,”1922 年《插图世界》杂志上的一个典型例子写道。“我们修改歌诗,为其谱曲,并保证由纽约音乐出版商以版税形式出版。”

插图世界

黄色潜水艇 / 玉米棒和橘子 / 我喜欢黄色的东西。 广播 / 电视杂志 采访 订阅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