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ydius variegatus 任,黄,吴,江和李,2024 DOI:doi.org/10.3724/ahr.2095-0357.2024.0059 摘要中国横断山区(HMR)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因其可能隐藏亚洲蝰蛇属 Gloydius Hoge & Romano-Hoge, 1981 中的隐秘物种而受到关注。基于对 Gloydius strauchi 复合体的全面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发现了一种以前未被发现的亚洲蝰蛇物种。该物种在中国西藏的澜沧江上游(湄公河)干热河谷地区发现,地理上与 G. huangi 接近,但与该属的其他成员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区别,是澜沧
Shuilingornis angelaiWang, Cau, Wang, Kundrát, Zhang, Liu & Chiappe, 2025 DOI:doi.org/10.1016/j.cretres.2024.106014 摘要对与现存真鸟类物种最接近的白垩纪鸟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导致现代群体的进化模式上。然而,可能低估了并非直接起源于冠群的真鸟类分支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一种新的真鸟类,Shuilingornis angelai gen. et sp. nov.,是基于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阿普第阶)热河生物群的近乎完整的骨骼材料建立的。这个新的分类单元与准当代的甘肃鸟科相似,但不同之处
Petraeomastus limenghuai Chen, Dai, Wu & Ouyang,与 P. heudeanus (Ancey, 1883) 一起生活在灌木丛的树枝上,载于 Chen, Dai, Wu, Jiang et Ouyang, 2024。DOI: 10.3897/zse.100.130676 摘要我们的研究包含了基于线粒体标记细胞色素氧化酶 c (COI) 和 16S rRNA (16S) 的中国鳖科植物的首个分子系统发育。我们对目前公认的 12 个属中的 10 个属中的 19 个物种进行了测序。根据比较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在中国西南的澜沧江流域描述了一个新物种,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