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长期低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低利率政策在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同时,也带来了资产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泡沫、债务水平上升等风险。银行利润空间的压缩可能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文章回顾了1949年以来中国利率政策的发展,分析了低利率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对未来利率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存款利率下降可能降低储蓄意愿,增加消费和投资,但也可能增加市场波动性和投资风险。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使得研究低利率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
非常人听到了伪经中国的诅咒,“愿您生活在兴奋的时代。”为了更好或更糟糕的是,我们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特别有趣的特征是长期实际利率的低水平。过去一个世纪的平均历史实际债券回报约为250至300个基点,这是1990年代中期真正产量的位置。当我在2022年3月写这篇文章时,美国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所有成熟债券(即使长达三十年)的收益率却小于零。实际利率下降并不是美国独有的,而是一种全球现象。在2021年11月,英国出售了五十年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债券,收益率为-2.4%。这意味着一个半个世纪后,债券持有人将收到,只有30%的购买力与购买安全性一样多。
在主要市场上的经验分析显示,非生活保险和名义利率的合并比率之间存在牢固的长期关系。在较低的利率期间,需要更强的承保结果来抵消投资回报较弱的收益。在Covid-19之前,大多数主要市场已经处于低于平均盈利能力的延长阶段。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分析中G7市场的平均ROE相对较低,约为7%,这反映了长时间的软承保条件,疲软的投资绩效和高水平的资本基金。去年,我们估计,七国集团市场中的非生活保险公司将需要将其承保利润提高6至9个百分点(PPT),这取决于市场,以实现长期的ROE期望。随着预计进一步下降的利率下降,我们估计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差距将在2021年之前再增加1-3 ppt。即使最近的价格上涨,商业线路也需要更多的重新写入来解决盈利能力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