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独家产品信息,尽享促销优惠!立即订阅,不容错过
* 限···时··优惠
目的:超高速撞击月球表面抛出的粒子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形成一个环面。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大约有2.3×10-4kg/s的粒子经过长期的轨道演化后撞击地球。我们主要关注这些地球撞击体,分析它们的轨道元素分布,并估计它们对地球观测的影响。方法:前期工作模拟了月球表面抛出的粒子的长期轨道演化,得到了它们在地月系统中的稳态空间分布。本文分析了地球撞击体的模拟结果,包括不同初始参数的撞击体占所有撞击体的比例、轨道元素分布以及粒子在几个地球观测站上的投射。结果:在一定的初始参数范围内,月球表面抛出的粒子更有可能撞击地球。大多数从月球抛射出的撞击体(约 70%)会在一年内到达地球,而大多数较小粒子(87.2% 的 0.2 µm 粒子和 64.6% 的 0.5 µm 粒子)会在一周内到达地球。根据轨道分布的差异,很大一部分从月球抛射出的地球撞击体可与行星际尘埃粒子区分开来。此外,从不同的地球观测站的角度来看,从月球抛射出的粒子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