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 所示,要使TM1830 工作在恒流状态下,芯片OUT 引脚上电压应大于2.2V,即芯片的2、3 脚之间的电压应达到2.2V 以上。在应用时,电源串接LED 灯后加在OUT 引脚上的电压建议在3.0V 左右。 如果芯片持续工作在额定恒流状态下,TM1830-2 和TM1830-3 的OUT 引脚电压应分别在12.0V 和8.0V 以内为宜。
脑电反馈是一种基于脑电图技术的无创脑刺激方法,通过脑机接口将脑电生理活动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将脑电活动的实时变化作为反馈刺激给予被试自身,帮助被试学习如何自我调节大脑活动。脑电反馈应用十分广泛,可作为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健康个体的认知能力提高以及作为脑电生理特征与认知功能相互作用的实验条件。为了对脑电反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从脑电反馈系统的组成部分、脑电反馈方案的设计要素、脑电反馈的评价以及脑电反馈的机制理论四个部分对其进行了综述。
功能说明 1、模式设置 本芯片为单线双通道通讯,采用归一码的方式发送信号。芯片接收显示数据前需要配置正确的工作 模式,选择接收显示数据的方式。模式设置命令共48bit,其中前24bit为命令码,后24bit为检验反码, 芯片复位开始接收数据,模式设置命令共有如下3种: (1)0xFFFFFF_000000命令: 芯片配置为正常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首次默认DIN接收显示数据,芯片检测到该端口有信号输 入则一直保持该端口接收,如果超过300ms未接收到数据,则切换到FDIN接收显示数据,芯片检测到该 端口有信号输入则一直保持该端口接收,如果超过300ms未接收到数据,则再次切换到DIN接收显示数据。 DIN和FDIN依此循环切换,接收显示数据。 (2)0xFFFFFA_000005命令: 芯片配置为DIN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芯片只接收DIN端输入的显示数据,FDIN端数据无效。 (3)0xFFFFF5_00000A命令: 芯片配置为FDIN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芯片只接收FDIN端输入的显示数据,DIN端数据无效。 2、显示数据
收稿日期 : 2020-01-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1763037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2019LH06007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 2019 , 2020GG0283 ) 通信作者 :齐咏生( 1975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 qys@imut.edu.cn
Tianyu 等 [24] 报道了一种基于金属液滴的毫米级热开 关 , 如图 7(a) 所示 , 热开关填充热导率相对较高的液
模块 1 : 4 串电池组输入端, BAT- 为电池组最低端的负极, VC1 为第一节电池正端, VC2 为第 二节电池正端, VC3 为第三节电池正端, BAT+ 为第四节电池正端(即电池组的最高极)。 CW1243 没有上电顺序要求,但建议从低节到高节依次上电,避免出现接错,反接等现象。注意 BAT- , BAT+ 在充放电过程中会有大电流,接在 BAT- , BAT+ 上的导线最好能够足够粗。 模块 2 : 电池组电压进芯片端滤波电路,电容尽量靠近芯片。 模块 3 : R SENSE 电阻,通过检测其上的电压值,计算放电过程中的电流。 模块 4 : 103AT NTC 电阻( 3435 )。 模块 5 : 充放电负端。 模块 6 : 充电正端,二极管是为防止充电器反接,如不需要,可以拆掉,用导线将两端短接。 模块 7 : P+ , P- 放电端口的稳压,续流二极管以及电容。 模块 8 : CIT 电容,控制放电过流 1 ,过流 2 延时时间电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 模块 9 : 充放电高温保护匹配电阻。 模块 10 : VINI 处滤波电路 R 以及 C ,可以适当的调节过流保护延迟时间,同时提高电流检测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