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1980-84 英国剑桥大学冶金与材料科学博士学位 1980-81 英国剑桥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生学习证书 1975-80 印度理工学院、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冶金工程技术学士学位 专业经历 2014 年至今 冶金与材料工程系教授、系主任、Freeport McMoRan 冶金与材料工程杰出教授 2009-2014 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杰出教授(化学工程系) 2013-14 材料研究与创新研究所所长(创始所长 - 2013 年) 2013-14 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路易斯安那加速器中心副主任 2004-14 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结构与功能材料中心主任拉斐特(创始主任 - 2001 年构思,2004 年成立并获批准) 2001-14 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 Stuller 冶金学讲座教授兼教授 2012-至今 中国东北大学名誉教授 1984-98 印度国防冶金研究实验室科学家 研究兴趣 高强度高韧性组合金属和合金;纳米结构材料;生物材料;先进性能材料;能源系统材料;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特别关注加工-微观结构-性能关系;变形和断裂。这些感兴趣的领域涉及使用广泛的材料表征技术,包括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电子断层扫描、原子力显微镜和机械测试。奖项、荣誉和专利 2013 年印度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杰出校友奖 2013 年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斐特分校创新者奖 2012 年美国专利 (8197890 B2),“制造磁性纳米棒的方法。” 2011 年美国专利 (7964013 B2),“用于超高密度存储介质的 FeRh-FePt 核壳纳米结构。” 2009 年杰出大学教授 2009 年美国专利 (7504130 B1),“合成具有磁核和光催化壳的抗菌纳米粒子的方法:TiO 2 -NiFe 2 O 4 体系。” 2009 年美国专利 (7635518),“树枝状磁性纳米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2007 年英国材料研究所颁发的 2007 年 Charles Hatchett 奖。 2007年荣获英国材料学会颁发的2007年度复合材料奖。
课程描述 本课程专为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地球科学、化学、生命科学或相关领域背景的学生而设计。本课程专门为以下学生设计:a) 学习 SEM 成像、衍射和光谱学的基本原理;b) 了解电子-样本相互作用、信号产生和检测;c) 正确解释各种类型的图像和相关的 X 射线光谱和衍射图案;d) 掌握适当的技能来解决实际材料的各种图像和微分析问题。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包括 i) 理解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ii) 正确选择适当的电子束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探针尺寸和焦深)以研究不同类型的材料(例如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或聚合物),以及 iii) 了解如何消除图像、光谱和衍射图案中的伪影。希望学生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熟练地利用现代 SEM 来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材料研究问题和产品开发问题。课程内容 本课程首先介绍电子束-样品相互作用,以及此类相互作用如何产生不同类型的有用信号,这些信号携带样品特定信息(形态、结构、元素分布等)。然后将广泛讨论影响各种类型电子探针形成的参数(例如高分辨率成像与微分析)。接下来将讨论不同类型的电子和X射线探测器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探测器形成可解释的图像和/或光谱。在学期的第一部分,重点是理解探针形成和图像解释的基本原理,重点是如何为特定类型的样品选择合适的电子光学参数。在学期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讨论通过X射线对异质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成分分析、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图案获取晶体材料的结构信息,以及如何使用低电压(低至数十伏)或可变压力SEM对非导电或湿样品进行成像。将讨论双光束 FIB-SEM(电子和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和现代 SEM 中的原子分辨率成像。讲座时间:周一/周三下午 12:00-1:15;地点:CVAC 333(和 ASU Online);讲师:Jingyue (Jimmy) Liu 博士(https://isearch.asu.edu/profile/1816322);办公室:PSF 432A;电子邮件:jliu152@asu.edu。
P 101固态电池的新样本环境ThereseKjær(Aarhus/DK),Ln Skov(Aarhus/DK),J.Grinderslev(Aarhus/dk),L。Kristensen(Aarhus/dk) ,B。 R.ücüncüoglu(Aalen/de),T。Schubert(Aalen/de),L。TrezecikSilvano(Aalen/de),R。Tripathi(Oberkochen/de),B。Linn (上科亨/德国)、R. Zarnetta (上科亨/德国)、Pinar Kaya (阿伦/德国)、V. Knoblauch (阿伦/德国) P 103 钠固态电池(Na-SSB):层状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故事——它们会和睦相处吗? Neelam G Yadav(柏林/德国)、P. Adelhelm(柏林/德国)P 104 使用超声波技术对固态电池中诱发电极剥离进行无损调查 Mohammad Bahonar(不伦瑞克/德国)、D. Schröder(不伦瑞克/德国)P 105 用于全固态电池研究的三电极装置 Christoffer Karlsson(达姆施塔特/德国)、M. Schöll(达姆施塔特/德国)、M. Drüschler(达姆施塔特/德国)、M. Soans(乌尔姆/德国); D. Bresser(ULM/DE),A。Varzi(ULM/DE),B。Huber(Darmstadt/de)P 106 Cryo-Workflow在子纳米分辨率分辨率Yuqi Yuqi Liu(Düsseldorf/de)上调查Li 7 La 3 Zr 2 O 12 üsseldorf/de),D。Raabe(Düsseldorf/de),B。Gault(Düsseldorf/de)P 107揭示了复合阴极的阻抗Jake Huang(Münster/de),W。Zeier(Münster/de)P 108 Microstratie flocties fote flositate /de),Till Ortmann(Gießen/de),Juri Becker(Gießen/de),Catherine Haslam(Ann Arbor/US),Marcus Rohnke (Giessen/DE), Boris Mogwitz (Giessen/DE), Klaus Peppler (Giessen/DE), Jeff Sakamoto (Santa Barbara/US), Jürgen Janek (Giessen/DE) P 109 Thermal Stability of Li 6 PS 5 Cl Argyrodite Alexander Sedykh (Giessen/DE), M. Grube (Braunschweig/DE), WG Zeier (Münster/DE), J. Janek (Giessen/DE), M. Lepple (Giessen/DE) P 110 CuFeS 2 as a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in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Changjiang Bai (Berlin/DE), KA Mazzio (Berlin/DE), and P. Adelhelm (Berlin/DE) P 111 Sulfur Spillover on Carbon Materials and Its Relevance for Metal-Sulfur Solid-State Batteries Roman Healy Corominas (Berlin/DE), F. Piccolo (Berlin/DE), S. Tagliaferri (Berlin/DE), M. Armbrüster (Chemnitz/DE), P. Adelhelm (Berlin/DE) P 112 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开发硫化物基固态电池的锂和硅阳极 Matteo Kaminski(不伦瑞克/德国)、Julian Brokmann(不伦瑞克/德国)、A. Gail(不伦瑞克/德国)、N. Dilger(不伦瑞克/德国)、S. Melzig(不伦瑞克/德国)、S.Zellmer (Braunschweig/DE) P 113 固态电池硫化物基隔膜的致密化 Carina Heck (Braunschweig/DE)、DH Nguyen (Stuttgart/DE)、JBW Wijaya (Stuttgart/DE)、L. Bröcker (Braunschweig/DE)、M. Osenberg (Berlin/DE)、A. Diener (Braunschweig/DE)、I. Manke (Berlin/DE)、P. Michalowski (Braunschweig/DE)、C.-P. Klages(Braunschweig/de),B。Lotsch(Stuttgart/de),A。Kwade(Braunschweig/de)P 114基于所有基于全固定的水液钠钠电池Jan Thomas(Bremen/de),Bremen/Bremen/debrem potter nik liph in nik liith liph liph liph limith(bremen niq a schweensel) IES量较低,通过利用多孔碳主机StephanieMörseburg(Dresden/de),T。Boenke(Dresden/de),K。Henze(Dresden/de),K。Schutjajew(Dresden/de) F. Hippauf(Dresden/de),S.Dörfler(Dresden/de),T。Abendroth (德累斯顿/德国)、H. Althues (德累斯顿/德国)、M. Oschatz (德累斯顿/德国)、E. Brunner (德累斯顿/德国)、J. Janek (吉森/德国)、S. Kaskel (德累斯顿/德国) P 116 金属硫化物 (TiS 4 /VS 4 ) 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高能应用方面的摩擦化学 Pascal Seete (德累斯顿/德国)、Felix Hippauf (德累斯顿/德国)、Susanne Dörfler (德累斯顿/德国)、Holger Althues (德累斯顿/德国)、Niklas Abke (明斯特/德国)、Kentaro Kuratani、Tomonari Takeuchi、Hikari Sakaebe、Stefan Kaskela (德累斯顿/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