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发表论文】 [1] T. Furuhara,Y.-J. Zhang,M. Sato,G. Mimamoto,M. Enoki,H. Ohtani,T. Uesugi,H. Numakura:“高强度钢的亚晶格合金设计-间隙和替代溶质纳米级聚集的应用-”,Scripta Materialia,223(2023),115063 [2] T. Furuhara,Y.-J. Zhang,G. Miyamoto:“转变界面在先进高强度钢设计中的作用”,IOP会议系列:材料科学与工程,580(2019),012005。 [3] X.-G.张,G. Miyamoto,Y. Toji,S. Nambu,T. Koseki,T. Furuhara:“Fe-2Mn-1.5Si-0.3C合金中马氏体回复奥氏体的取向”,材料学报,144(2018),601-612。
[1] Tomoki Furuhara、Yoshiaki Miyashita:基于亮度诱导运动错觉的 SSVEP BCI,《人机交互研究报告》,第 2023-HCI-201 卷,第 12 期,第 1-8 页 (2023 年)。[2] Herrmann,C.:人类 EEG 对 1-100 Hz 闪烁的反应:视觉皮层中的共振现象及其与认知现象的潜在相关性,《实验脑研究》,第 137 卷,第 346-353 页 (2001 年)。[3] Pastor,MA、Artieda,J.、Arbizu,J.、Valencia,M. 和 Masdeu,JC:稳态视觉诱发反应过程中的人类大脑激活,《神经科学杂志》,第 23 卷,第 37 期,第 11621-11627 页(2003 年)。[4] Wertheimer,M.:关于运动感觉的实验研究,Zeit Schrift F¨ur Psychologie,第 61 卷,第 161-265 页(1912 年)。[5] Anstis,S.:Phi 运动作为减法过程,Vision research,第 10 卷,第 12 期,第 1411-1430 页(1970 年)。[6] Anstis,SM 和 Rogers,BJ:来自振荡正负模式的虚幻连续运动:对运动知觉的启示,Perception,第 15 卷,第 5 期,第 627-640 页(1986 年)。[7] Kitaoka,A.:重新审视亮度变化(例如反向 phi)引起的运动错觉, http://www.psy.ritsumei.ac.jp/~akitaoka/sakkakuWS2021.html。(访问日期:2022 年 5 月 11 日)。[8] Regan, D.:调制光诱发的平均稳态和瞬态响应的一些特征,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第 20 卷,第 3 期,第 238-248 页(1966 年)。[9] Norcia, AM、Appelbaum, LG、Ales, JM、Cottereau, BR 和 Rossion, B.:视觉研究中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综述,视觉杂志,第 15 卷,第 6 期,第 4 页(2015 年)。[10] Nakanishi, M.、Wang, Y.、Chen, X.、Wang, Y.-T.、Gao, X. 和 Jung, T.-P.:增强检测of SSVEPs for a High-Speed Brain Speller Using Task-Related Components Analysis,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Vol. 65,No. 1,pp. 104–112 (2018)。[11] Danhua Zhu、Jordi Bieger,GGMRMA:基于 SSVEP 的 BCI 中使用的刺激方法调查,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Vol. 2010,pp. 1–12 (2010)。[12] Andersen, SK、Hillyard, SA 和 M¨uller, MM:注意力在人类视觉皮层中并行促进多种刺激特征,Current biology:CB,Vol. 18,No. 13,pp. 1006–1009 (2008)。[13] Andersen, SK 和 M¨uller, MM:行为表现
001 1-4 全体演讲 1 Sung-Joon Kim 奥氏体不锈钢中间隙原子的作用:C 与 N 002 5-7 1 相变 Tadashi Furuhara 界面工程在控制钢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中的应用 003 8-11 1 相变 Yasunobu Nagataki 汽车用超高强度钢板的最新研究进展 006 12-15 1 相变 Mahesh Chandra Somani 北极应用新型超高强度钢的设计和加工的最新进展 007 16-18 1 晶粒结构控制 Munekazu Ohno 包晶钢凝固过程中粗柱状奥氏体晶粒的形成 008 19-20 1 晶粒结构控制 Shuang Xia 晶界特征分布对 316L 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009 21-22 1 晶粒结构控制Toshio Ogawa 通过三维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纯铁和低碳钢的再结晶行为 010 23-25 1 晶粒结构控制 YongJie Yang 取向硅钢中一次再结晶织构的发展 011 26-29 1 第二相粒子控制 Yutaka Neishi 通过控制夹杂物形态提高特殊钢棒材和线材的性能 012 30-33 1 第二相粒子控制 Ling Zhang 含 2 wt%Nb 低碳钢的力学性能 013 34-37 1 第二相粒子控制 Wei Wang 通过测量高温下晶粒生长获得 TiN 在奥氏体中的溶度积 015 38-40 2 强度和变形 1 Nobuhiro Tsuji 完全再结晶超细晶粒钢同时实现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可能性 016 41-43 2 强度与变形 1 Elena Pereloma 揭示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铁素体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相间析出与强化 017 44-47 2 强度与变形 1 Genichi Shigesato 高韧性钢板的微观组织控制 018 48-50 2 强度与变形 1 Norimitsu Koga 时效超低碳钢的低温拉伸性能 019 51-54 2 强度与变形 1 Myeong-heom Park 不同马氏体硬度的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的局部变形行为 020 55-57 2 强度与变形 2 Noriyuki Tsuchida 从应力分配角度改善力学性能 021 58 2 强度与变形 2 Stefanus Harjo 利用脉冲中子衍射观察钢材的变形行为 022 59 2 强度与变形 2 Si Gao 晶粒尺寸对钢材拉伸性能的影响304 不锈钢的原位中子衍射研究 023 60 2 先进钢种 1 Jungho Han 提高中锰钢低温韧性的可能性搅拌摩擦焊 024 61 2 先进钢种 1 Hongliang Yi 涂层/基体界面碳富集及其对 Al-Si 涂层压淬钢弯曲性能的影响 027 62-65 2 先进钢种 1 Dirk Ponge 高强度中高锰钢中的氢脆:从基础认识到新的抗氢微观结构设计 028 66-69 3 氢脆 Young-Kook Lee 微观结构和变形对珠光体钢氢脆的影响 029 70 3 氢脆 Hong Luo 环境引起的铁基多元合金的退化 030 71-73 3 氢脆 Shusaku Takagi 氢脆评估问题 031 74-76 3 氢脆 Akinobu Shibata 马氏体钢中的氢相关裂纹扩展行为 032 77-78 3 氢脆 Tomohiko Hojo 超高强度 TRIP 辅助钢的氢脆性能评估 033 79 3 耐热钢的设计 Satoru Kobayashi 提高长期结构稳定性的铁素体耐热钢的设计 034 80 3 设计耐热钢的设计 Shigeto Yamasaki Co 添加对高铬铁素体钢蠕变强度和磁性能的影响 035 81-84 3 耐热钢的设计 Nobuaki Sekido 利用纳米 SIMS 观察耐热铁素体钢在回火过程中硼偏析的变化 036 85-88 3 耐热钢的设计 Yoshiaki Toda 提高沉淀强化铁素体钢的蠕变强度 037 89-92 3 耐热钢的评价 Masatsugu Yaguchi 长期使用条件下 91 级钢的微观结构和蠕变强度 038 93 3 耐热钢的评价 Masatoshi Mitsuhara 晶界特征对 9Cr 铁素体耐热钢中 M23C6 碳化物生长的影响 039 94-97 3 18Cr 9Ni 3Cu Nb N钢的蠕变变形行为 040 98-101 3 耐热钢的评价 张胜德 长期使用超级304H钢锅炉管的组织与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