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任务领域涉及含能材料增材制造 (AM) 方法的开发,包括:材料、配方和工艺开发以及含能材料的优化,以实现有效的增材制造;含能系统惰性部件的先进制造方法,包括复合部件的自动纤维铺放或金属部件的 AM 方法;自动化制造步骤的方法,以提高速度、可重复性、安全性或其他特性;无损评估技术;设计和分析方法、技术和工具,用于评估生产的 AM 材料和系统,包括那些解决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关键缺陷评估的方法;评估将 AM 方法应用于特定系统或系统类别的优点的研究;以及开发批量验收测试 (LAT) 方法来测量对于通过增材制造生产的材料而言高效且有效的燃烧率和机械性能,包括铸造或挤压推进剂块以制造燃烧率线和/或 JANNAF 狗骨头的替代方案。
[1] R. Meyer,J. Köhler,A. Homburg,Explosives,第 7 版完全修订和更新版,Wiley-VCH Verlag,Weinhein,德国,2016 年 [2] R. Amrousse,K. Fujisato,H. Habu,A. Bachar,C. Follet-Houttemane,K. Hori,CuO 基催化剂上二硝酰胺铵(ADN)作为高能材料的催化分解,催化科学与技术,2013,3(10),2614-2619 [3] TP Russell,AG Stern,WM Koppes,CD Bedford,二硝酰胺铵的热分解和稳定化,JANNAF Proc.,CPIA Publ.,1992,2,593 [4] AN Pavlov,VN Grebennikov,LD Nazina、GM Nazin、GB Manelis,《二硝酰胺铵的热分解和二硝酰胺盐异常衰变机理》,《俄罗斯化学通报》,1999 年,48,第 1 期 [5] GB Manelis,《二硝酰胺铵盐的热分解》,《第 26 届国际 ICT 年鉴》,德国卡尔斯鲁厄,1995 年,15.1-17 [6] M. Herrmann、W. Engel,《用 X 射线衍射测量 ADN 的热膨胀》,《第 30 届弗劳恩霍夫 ICT 年鉴》,1999 年,118.1-7。 [7] H. Östmark、U. Bemm、A. Langlet、R. Sanden、N. Wingborg,《二硝酰胺 (ADN) 的性质:第 1 部分,基本性质和光谱数据》,《J. Energetic Materials》,2000 年,18,123-138 [8] M. Johansson、N. Wingborg、J. Johansson、M. Liljedahl、A. Lindborg、M. Sjöblom,《ADN 不仅仅是颗粒和配方 – 它是未来导弹推进剂的一部分》,《不敏感弹药与含能材料技术研讨会》,2013 年,美国圣地亚哥 [9] T. Heintz、H. Pontius、J. Aniol、C Birke、K. Leisinger、W. Reinhard,《二硝酰胺 (ADN) - 制粒、涂层和特性》,《推进剂爆炸》。 Pyrotech. 2009, 34, 231– 238 [10] M. Herrmann、U. Förter-Barth、PB Kempa、T. Heintz,ADN 和 ADN 颗粒的热行为 – 晶体和微结构 – 第一部分,第 48 届国际会议论文集,Fraunhofer ICT,2017,43.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