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近期应用技术的例子包括重建被纳粹摧毁的三幅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画作(奥地利利奥波德博物馆)、圣彼得堡达利博物馆的虚拟互动达利作品(美国佛罗里达州)、阅读和抄写海牙邮政博物馆 16 世纪箱子里保存的 3,000 多封密封和未送达的信件的项目(荷兰),或赫库兰尼姆帕皮里别墅(意大利)的 1,800 多卷化石卷轴。更不用说中国新华社张昭形象的虚拟主持人,他一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直接播报利用人工智能制作的新闻。但不仅仅是大项目,还有用户项目。例如,@Colorize_bot (Twitter) 可以在几秒钟内绘制照片和视频,而 Clean u p.pictures 应用程序可以让你从照片中删除人物。
* 埃里克·坎德尔因其在神经元记忆存储的生理基础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 2000 年诺贝尔医学奖。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教授。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等重要协会的成员。坎德尔获得了九个荣誉学位。1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运用他的科普技巧将我们带到了 20 世纪的维也纳,在那里,科学和艺术领域最杰出的人物发起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永远改变了我们看待人类思维的方式。在当时的维也纳沙龙中,人们讨论的一些观点标志着心理学、神经生物学、文学和艺术的转折点。这些思想导致了至今仍有影响力的进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通过展示无意识的攻击性和性欲是如何在梦境和行为中象征性地表达出来的,震惊了世界。阿瑟·施尼茨勒创新地运用内心独白,揭示了女性无意识的性欲。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奥斯卡·柯克施卡 (Oskar Kokoschka) 和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 创作了极具感染力的作品,表达了快乐、欲望、痛苦和恐惧。《潜意识时代》帮助我们理解使艺术和科学创造力成为可能的大脑机制,开辟了思想史的新维度(摘自 E.R.Kandel,《无意识时代》,引文,第 154 页。 622; (G. Guerrerio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