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研究量子全息物理和意识理论 (QHTC),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现实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什么是非普通的意识状态。QHTC 认为意识不是局部的,改变的意识状态可以帮助我们以多种方式理解我们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这就是薛定谔的想法。他认为量子力学波函数是意识的一个领域。QHTC 基于人类意识的全息理论。这些理论认为,大脑的工作原理就像全息图,它将图像处理成干涉图案,然后将其变成虚拟图像,就像激光全息图一样。这些量子波可以存储大量信息,我们的大脑利用这些信息来构建我们的三维世界。本文认为,最后一种理论应该是研究改变意识状态的主要框架,并讨论了如何获取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入改变状态以进行可能的实验。关键词:改变意识状态、量子理论、全息理论。 DOI 编号:10.14704/nq.2022.20.3.NQ22059 NeuroQuantology 2022;20(3):187-197 简介 David Bohm 和 Karl Pribram 率先使用全息理论来描述人类意识和认知。他们假设大脑的运作方式与全息图类似,遵循量子原理(Talbot 1991)。也就是说,大脑可能会将普通图像处理成干涉图案,然后将其转换为虚拟图像,类似于激光全息图的工作原理。这些量子波能够存储大量信息,我们的大脑利用这些信息来创建我们的三维现实(Pribram 1977,1999)。当他研究粒子现象时,他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问题。他得出结论,这一切看起来如此奇怪的原因是,科学试图在橙子被剥皮后将其重新放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