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robp TMD在膜上旋转蓝色。从T18和T25控制质粒获得的颜色背景来自偶然的细胞质结合。b)与空质粒相比,相对强度的中值,四分位数和范围值。在不同配置下对X-GAL滴的半定量分析(T18/T25 N = 99; ZIP :: T18/ZIP :: T25 N = 81; TREM2TMD :: T18/Tyrobp TMD :: T25 :: T25 N = 57)。25
摘要:目的: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伤为主、可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非炎症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但CD14和CSF1R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CD14和CSF1R在骨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方向。方法:从GPL10558和GPL570生成的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骨关节炎数据集GSE46750和GSE82107,利用R包limma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D),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功能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比较毒性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分析。 TargetScan 筛选出调控中枢 DEGs 的 miRNA。结果:共鉴定出 687 个 DEG,按照基因本体论(GO)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IL-17 信号通路、类风湿关节炎、运动、调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富集项与 GO 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对 DEG 的富集项类似,主要集中在运动、炎症反应、防御反应、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受体调节活性等。在 Metascape 的富集项目中,GO 有炎症反应、SARS-CoV-2 信号通路网络图、PIDIL8CXCR1 通路、调控骨重塑和软骨内骨化等。通过 PPI 网络构建与分析,获得 20 个核心基因。基因表达热图显示核心基因(C1QC、CSF1R、CD14、TYROBP、HLA-DRA、C1QB、FCER1G、S100A9、HCLS1、WAS、BTK、TREM1)在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滑膜组织中低表达。CTD分析显示,12个基因(C1QC、CSF1R、CD14、TYROBP、HLA-DRA、C1QB、FCER1G、S100A9、HCLS1、WAS、BTK、TREM1)与炎症、坏死、痛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有关。结论:CD14和CSF1R在骨关节炎中高表达,可能成为骨关节炎的治疗靶点。
通过基因表达数据综合分析鉴定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Angélica Bautista 1 , Ricardo Romero 2 1,2 Departamento de Ciencias Naturales, UAM Unidad Cuajimalpa, Avenida Vasco de Quiroga 4871, Col. Santa Fe Cuajimalpa。Alcaldía Cuajimalpa de Morelos,C.P.05348,墨西哥城。摘要背景:在本研究中,我们对 GSE15824 和 GSE4290 研究中的差异基因表达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以确定具有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靶点潜力的上调中心基因。结果:鉴定出 10 个上调的枢纽基因,即 TYROBP、C1QA、C1QB、TLR2、C1QC、CD163、VSIG4、ITGB2、VEGFA 和 CD14。其中,VEGFA 被选为虚拟筛选,发现了 6 个显著的匹配项。3 个匹配项来自 ChemDiv 激酶抑制剂库(D491-4259、J094-0246、D491-4785),3 个来自 ZINC20 数据库(ZINC57658、ZINC57652、ZINC57679),显示出药物发现的良好特性。此外,还鉴定出两种可重新利用的药物,即舒尼替尼和盐酸噻氯匹定。所有命中药物的表现均优于对照药物伊立替康、卡铂和氟尿嘧啶。此外,我们还确定了下调的枢纽基因 VAMP2 和 ANK3 是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富集分析进一步深入了解了所涉及的分子通路,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启示。结论:这项计算研究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并对该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为改进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VEGFA 抑制剂、虚拟筛选、生物标志物。简介 中枢神经系统 (CNS) 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不良预后的特点。在这些肿瘤中,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类型的能力,例如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祖细胞 [1]。胶质母细胞瘤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 归类为 IV 级神经胶质瘤,是最具侵袭性的亚型,占恶性神经胶质瘤的 60-70% [2,3]。它们可进一步分为三种亚型:前神经型、经典型和间质型 [4]。神经胶质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在 75 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也与存活率呈负相关 [5]。虽然导致胶质母细胞瘤发展的确切风险因素尚不清楚,但据观察,男性患胶质母细胞瘤的几率高于女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