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由 Elsevier 出版。本稿件根据 Elsevier 用户许可证提供 https://www.elsevier.com/open-access/userlicense/1.0/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EV)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成本的40%,且使用至剩余容量为标称容量的70%-80%。减少电池和电动汽车成本影响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车辆使用寿命结束时,在要求较低的固定应用中使用剩余能量。尽管二次电池 (SLB) 的成本约为同等新电池的一半,但其重复使用的可行性取决于二次应用中系统的总成本。这项研究介绍了二次电池在电气领域的主要可能应用,并讨论了其使用面临的挑战。观察发现,电池与分布式发电协同工作时有潜力带来效益,而且对电网的运行有积极影响。 SLB 市场的发展符合循环经济概念,并有可能通过提高电池剩余价值来降低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成本。此外,该倡议还通过促进材料的最佳利用为环境的可持续性做出了贡献。
引用:Mathews、Ian、Xu、Bolun、He、Wei、Barreto、Vanessa、Buonassisi、Tonio 等人。 2020 年。“考虑日历和循环老化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二次电池的技术经济模型。”应用能源,269。
处理这些废旧电池单元。另一方面,这些退役电池库存也被视为可用于提供价值的潜在资源。这一愿景的核心是需要建立资金和技术流程,通过这些流程可以翻新、再利用和回收这些资源。已经引入的处理废旧电池的做法包括一个复杂的过程,即通过提取回收电池中的有价值材料,围绕这一过程正在形成一个行业。2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适合进一步使用的废旧电池、模块和电池组的用途:这种方法的发展最终应该会降低储能成本,并促进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更广泛使用。3
MXenes 是一种寿命长达十年的陶瓷材料,于 2011 年在德雷塞尔大学首次发现 1 。它们的通式为 M n +1 X n T x , (n=1,2,3) ,其中 T 是表面终止原子,M 是早期过渡金属,X 是 C 或 N 2-4 ,MXenes 直接从其相应的 MAX 相蚀刻而成。后者是层状碳化物或氮化物结构,公式为 M n +1 AX n , (n=1,2,3) ,其中 A 是元素周期表 A 族元素,通常是第 13 或 14 族。在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元素周期表中 MAX 相和 MXenes 的成分以及它们的结构。具有 OH 或 F 终端的碳化钛 Ti 3 C 2 是从钛铝 MAX 相 Ti 3 AlC 2 1 中发现的第一个 MXene。由于 Ti 3 C 2 T x MXene 仍然最具导电性 6–8,文献中对其在二次(即可充电)电池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广泛研究。为此,人们试图通过操纵终端原子 8,9 来控制其电子和机械性能。可充电离子电池是一种基于离子插入的储能装置 10。通常,离子电池由阴极(正极)和阳极(负极)组成,并与含有离子的电解质接触。两个电极由微孔聚合物膜(隔膜)隔开,该膜阻止电子与离子一起在它们之间穿过 11。商用电池单元通常是在放电状态下生产的,而阳极和阴极电极在与大气接触时需要保持稳定 11。充电时,电极需要连接到外部电源,而电池
摘要 非洲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适当的基础设施。而其中的关键就是电气化。尽管有各种国家和国际活动和扩展计划,以及各种各样的参与者,但这些活动的实施进展缓慢。为了向偏远地区供电,近年来离网系统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使用光伏系统与 85kWh 二次锂离子电池 (LIB) 结合作为离网混合系统为坦桑尼亚维多利亚湖的一个岛屿供电作为社会经济案例研究。该离网混合系统每天平均能够提供 42.31kWh 的能源,项目中成功连接的关键基础设施(如当地医院和学校)的每日需求量为 18.75kWh。规模年产量为 15,443.16kWh,足以为私人家庭以及当地渔业提供电力供应。假设预期寿命为 15 年,所述系统从第 4 年开始摊销。此外,考虑到全球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二手锂离子电池的预期回报,该项目还应成为电池的二次生命场景。与传统柴油发电机解决方案相比,经济和生态评估表明使用二次生命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解决方案。评估中包括对健康方面的考虑。
经 IEC 62259 认证 –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 带部分气体重组的镍镉方形二次单电池。经 IEC 60623 认证 – 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 带通风口的镍镉方形可充电单电池。符合 IEC 61427-1 – 用于可再生能源存储的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 – 第 1 部分:光伏离网应用。建议充电电压:
执行的测试(测试名称和测试条款): 7.2.1 外部短路测试(电池或电池块) 7.2.2 冲击测试(电池或电池块) 7.2.3 跌落测试(电池或电池块和电池系统) 7.2.4 热滥用测试(电池或电池块) 7.2.5 过充电测试(电池或电池块) 7.2.6 强制放电测试(电池或电池块) 7.3.2 内部短路测试(电池) 8.2.2 过充电电压控制(电池系统) 8.2.3 过充电电流控制(电池系统) 8.2.4 过热控制(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