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日本为应对武器化相互依存的风险而制定的经济安全战略。我们详细介绍了通过《经济安全促进法》迅速制度化经济安全措施的过程,以及在外国直接投资审查和出口管制等领域正在进行的改革。然而,我们发现,日本在减少对中国关键产品的依赖方面进展甚微,出口管制对贸易的影响也并不明确。我们讨论了私营部门在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发现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采取新措施解决供应链脆弱性和保护敏感技术方面存在显著分歧。我们研究了新的半导体产业政策,并指出了成功培育尖端技术的迫切需要。我们的结论确定了未来的政策挑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 大国竞争下经济与国家安全的关联:产业政策与地缘政治竞争 柯丹尼,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教授 • 补贴问题还是规模问题?中国绿色能源行业的案例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 难以预测的总统与中美关系 安东尼·赛奇,拉贾瓦利基金会亚洲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 产业政策与中美经济安全困境 陈叶玲,牛津大学布拉瓦尼克政府学院教授 • 中美之间的欧洲:地缘政治、技术和贸易困境 拉纳·米特,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 经济安全政策的虚假经济 希罗·阿姆斯特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澳大利亚-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申请程序 我们持续接受申请,并鼓励您尽快申请。请将:a) 您的简历(最多 3 页)、b) 一封动机信(400-500 字)解释您为何想在 ZOE 研究所工作以及 c) 一份您的作品样本(PowerPoint 幻灯片、出版物、新闻稿或类似材料)发送至 applications@zoe-institut.de 。请勿在申请中附上照片。请在主题行中注明“工业政策实习生”。如果我们将您列入面试名单,我们将尽快回复您,告知您在线面试的日期。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applications@zoe-institut.de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LAC) 国家在实现与工业发展最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方面的表现好坏参半。该地区在与能源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清洁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表现优于其他发展中地区。然而,在与就业、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创新相关的目标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数字、健康和食品技术的快速技术变革以及全球价值链 (GVC) 的重新配置等大趋势既加剧了现有的挑战,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本简报介绍了该地区的具体案例研究,以说明有针对性的政策如何促进工业发展以解决当前的差距,同时利用与这些大趋势相关的现有机会。分析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要克服实施挑战,投资于政策制定能力并确保政策连续性具有战略重要性。1
2 Bentley Allan 对加拿大 NZAB 机遇的现有研究进行了审查。结果支持这些行业选择。请参阅:Allan, Bentley 等人,2022 年。《净零排放世界中的加拿大未来:确保加拿大在全球绿色经济中的地位》。https://institute.smartprosperity.ca/publications/ CanadasFuture;加拿大气候选择研究所。2021 年。《沉没或游泳:转变加拿大经济,迈向全球低碳未来》。https://climateinstitute.ca/reports/sink-or-swim/;BCG。2021 年。《加拿大可以引领世界》https://www.bcg.com/en-ca/publications/2021/canada-can-lead-in-low- carbon-technology;Duruflé, G. 和 Carbonneau, L.,2016 年。《在加拿大打造更清洁、更具创新性的经济》。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公司和 Cycle Capital Management;RBC Economics。2021 年。《交易场所:加拿大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中的地位》。https://royal-bank-of-canada-2124。docs.contently.com/v/trading-places-canadas-place-in-a-changing-global-economy-pdf;RBC Economics。2021 年。《2 万亿美元的转型:加拿大迈向净零排放之路》。https://thoughtleadership.rbc.com/the-2-trillion-transition/;加拿大工业战略委员会。2020 年。《重启、恢复和重新构想所有加拿大人的繁荣:建设数字化、可持续和创新型经济的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
1 例如,请参见 Criscuolo 和 Lalanne (2024)、Furceri、Ganslmeier 和 Ostry (2023)、Harris (2023)、Juhász 和 Lane (2024)、Karltorp 和 Maltais (2024)、Kastelli、Mamica 和 Lee (2023)、Lebdioui (2024)、Lewis (2024)、Rodrik 和 Stiglitz (2024)、Schen、Ayele 和 Worako (2023);Stern 和 Stiglitz (2023)、Veugelers 等人 (2024)、Wang 和 Wang (2024)。
第 4 节:– 简介中的文献讨论涉及相互依赖性、子模块性和超模块性。在您的模型上下文中正式定义这些概念是否值得?– 您的模型是否在文献中嵌套模型?您可以明确说明它在哪些维度上概括了现有模型。(甚至可以部署您的算法来解决那些更简单的模型)第 5 节:– 目前,它表明该方法在苛刻的环境中是可行的(“可以做到,但结果很复杂”)– 这会让读者在以后对政策反事实持怀疑态度。– 探索一系列模拟是否会说明[某些]关键参数的重要性?也许您可以使用最终用于数据的更简单的模型来做到这一点。– 这将有助于读者建立[一些]直觉,并且可能比解决反事实对估计的稳健性更便宜。
• 给定路径 ℓ nm ,交付的 MC c ( ℓ nm ) 由估计参数(当地生产成本、包括距离在内的贸易成本、关税等)决定。 • 需求量 q 由厂商的 c ( ℓ nm )(质量由 ξ nm 调整)和所有模型中这些成本的总指数 C EV n 决定。 • 如果选择路径 ℓ nm ,则元组 ( n , m ) 的可变利润: π ( c ( ℓ nm ) , C EV n ) = ( µ mn − 1 ) c ( ℓ nm ) q ( c ( ℓ nm ) , C EV n )
摘要 当前中美竞争的焦点主要在于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主导权的争夺。产业政策作为重要工具的回归,在两国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中美地缘经济技术竞争的几个问题以及两国采取的产业政策。我们首先探讨1978年以来中国技术进步的演变,重点关注帮助中国崛起为全球科技强国的产业政策。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中美地缘经济技术竞争是如何以及为何产生的。我们认为产业政策在中美竞争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美竞争加剧有可能催生一个以全球国家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公共政策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