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提出了一种双波段、正交极化线性到圆极化 (LP-to-CP) 转换器的系统设计。这类极化转换器可以在两个独立的非相邻频带中将线性极化波转换为右旋和左旋圆极化 (RHCP 和 LHCP) 波。报道的极化器由三个级联的双各向同性薄片导纳组成,由两个各向同性介电板隔开。通过阻抗边界条件研究电磁问题。设计中采用了周期性加载传输线的传输矩阵分析。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并推导出每个薄片导纳频率响应的闭式表达式。该方法避免了使用多参数优化程序。提出了一种用于 K/Ka 波段卫星通信应用的双波段、正交极化 LP-to-CP 转换器的示例。偏振器在 K/Ka 波段的发射和接收通道上分别执行 LP 到 LHCP 和 LP 到 RHCP 的转换。该设计通过原型进行了验证。在垂直入射下,偏振器在 18-22.2 GHz(∼ 21%)和 28.7-30.4 GHz(∼ 6%)波段上的轴比 (AR) 低于 3 dB。在相同的两个波段内,总透射率高于 -1 dB。扫描角度在 ± 45 ◦ 以内时性能稳定。对于 45 ◦ 的入射角,在 17-22 GHz(∼ 25.6%)和 28.6-30 GHz(∼ 4.7%)波段上的 AR 低于 3 dB,总透射率高于 -1.2 dB。
本项目探讨了如何将流量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用户空间实现整合到Erlang中如何扩大电信提供商的部署选项。它解决了现代电信设置中传统基于内核的SCTP实现所带来的挑战。随着电信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了用于服务部署的容器技术,Linux SCTP实施的限制(例如,违反错误的错误,过时的标准符合性)和与TCP或UDP相比的性能差 - 很明显。需要使用应用程序发货的可靠版本的SCTP实现。移动艺术提出了该项目,以满足其客户的需求,他们更喜欢在集装箱环境中部署应用程序,而不是维护单独的虚拟机。没有内核访问,控制SCTP版本是不可能的。该项目通过使用用户空间库USRSCTP将SCTP集成到ERLANG中,从而引入了新的解决方案。集成利用Erlang的本机实现功能(NIF)将C代码与USRSCTP库链接。关键结果包括将USRSCTP成功集成到Erlang中,从而对现有的Erlang SCTP实现进行了改进。虽然该项目展示了用户空间SCTP集成的可行性和好处,但它还突出了实现强大解决方案的复杂性。这些挑战强调了扩展SCTP在集装箱电信服务中的可用性所需的努力。这项工作表明,电信的软件开发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技术超过内核开发,用户空间实现为以前的内核托管功能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 C. Quintana、Q. Wang 等人,“用于长距离反射自由空间光学器件的高速电吸收调制器”,IEEE 光子技术快报,第 29 卷,第 9 期,第 707-710 页,2017 年 2. C Quintana、Q Wang 等人,“与 UAV 连接的高速反射自由空间光学器件”,IEEE 光波技术杂志,ISSN 0733-8724,E-ISSN 1558- 2213,2021 年 DOI:10.1109/JLT.2021.3091991
电池储能系统在电信行业的实施,特别是用于增强的备份功率,提供了可靠,可扩展且环保的解决方案。通过利用贝斯的好处,电信服务提供商可以确保不间断的通信服务,可节省成本并减少碳足迹。此用例是电信行业其他公司探索电池能量存储潜力以提高备份功率可靠性的可能性的例子。
摘要 — 介绍了一种用于 300 GHz 左右高速通信的宽带三级伪差分 SiGe 互连双极晶体管 (HBT) 功率放大器 (PA)。该放大器采用实验性的 130 nm SiGe BiCMOS 技术制造,ft / f max 为 470/650 GHz。建议使用非对称耦合线变压器在所有放大器接口处进行器件电抗补偿,以促进宽带阻抗变换。该放大器的最大小信号功率增益为 23.0 dB,P sat /OP 1 dB 分别高达 9.7/6.7 dBm。它在小信号操作中显示 63 GHz(239-302 GHz)的 3-dB 带宽,在饱和时显示 94 GHz(223-317 GHz)的 3-dB 带宽。该放大器在 3 V 电源电压下消耗大约 360 mW,在 260 GHz 时产生 1.95% 的峰值功率附加效率 (PAE)。
摘要:本文讨论了天线、高功率回旋管和低噪声接收机等新型亚太赫兹仪器的最新发展,这些仪器提供了广泛的潜在应用。大气吸收现在已成为此类高性能亚太赫兹系统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天线的最佳位置选择对于天文、雷达和通信系统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研究欧亚大陆北部微波天文气候的最新成果。基于这些研究,本文提出了在苏法高原和高加索地区安装新天线的新观点和修正计划,并讨论了基于极高功率回旋管和低噪声超导接收机的新型仪器(如用于定位空间碎片的雷达和用于深空通信的通信枢纽)的可能应用。
2.1目前窄带(L波段、VHF、HF)系统多用于座舱通信,提供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Ku/Ka波段多用于客舱通信,为客舱旅客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随着以Ka/Ku高通量卫星为代表的新一代宽带卫星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客舱通信容量大幅提升,单机速率已高达100Mbps,流量成本大幅降低(目前约为座舱成本的1/100或以下)。以座舱宽带连接为特征的新一代互联飞机,有助于提升航空公司运维和管控服务能力,未来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近年来,包括Inmarsat在内的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大力发展和部署高通量卫星。HTS业务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一体化驾驶舱客舱宽带空地互联的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