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关于全球变暖 1.5°C 的特别报告列出了一项明确的义务:我们必须在社会各个方面推行“迅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变革”,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5°C 以内,否则我们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界将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害 (IPCC, 2018)。为了应对这一紧迫性,科学碳目标倡议 (SBTi) 推出了技术资源,使企业能够根据《巴黎协定》的旗舰目标设定温室气体 (GHG) 减排目标,将气温升幅限制在 1.5°C 以内。本指导意见随 SBTi 为电力行业选择的一系列 1.5°C 路径一同提供,并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这些路径来制定体现最高气候领导力的减排目标。
能源转型对于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 1.5°C 以下的目标至关重要。迄今已有 130 多个国家承诺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的目标是同年实现气候中和。此外,超过 3,000 家公司和金融机构,包括英国石油、壳牌、雪佛龙、道达尔、埃尼和埃克森等大型石油公司,致力于投资可再生能源,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并为未来做好准备。国家石油公司 (NOC) 也在重新调整其战略,中石油和 EcoPetrol 的目标是到 2050 年实现接近零排放,而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和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等非洲国家石油公司则通过可再生能源整合和碳捕获与储存等举措实现脱碳。因此,所有 54 个非洲国家都批准了《巴黎协定》。
全球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开始威胁人类社会,著名的《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签署,旨在保护全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危害(Armstrong等,2018)。各国基于该议定书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减排措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EU ETS在一定程度上将碳减排从技术问题转移到了金融问题(周志强等,2023)。EU ETS自建立以来,已成为碳减排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众多成果(张志强等,2022;周志强等,2023)。 《巴黎协定》以《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为基础,于2015年得到193个缔约方批准,承诺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2℃以内(联合国,
2023 年 3 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确认,由人为温室气体 (GHG) 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正在增加气候和极端天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对全球人类和自然造成广泛不利影响。 每一次变暖都会加剧影响,需要采取紧急全球气候行动来限制全球变暖并适应其影响。 如果我们要将温度升幅限制在 1.5oC 以内且不超调或有限超调,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 2030 年下降 43%,到 2050 年下降 84%,低于 2019 年的水平,而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必须在 2050 年代初实现。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许多共同效益,包括对空气质量、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能源安全 1 。
日本在长期战略中提出“脱碳社会”作为最终目标,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本世纪下半叶尽早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大胆采取措施,争取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此外,政府还明确表示将与世界分享这一战略的理念和方法,为实现《巴黎协定》中的长期目标做出贡献,包括努力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C以内。此外,日本在长期战略中提出了“环境与增长的良性循环”,通过企业主导的颠覆性创新而不是监管,为解决紧迫的全球挑战气候变化问题做出贡献。这一概念在G20大阪峰会上达成了国际共识,并在2019年绿色创新峰会上得到了产业界、金融界和学术界的认可。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正在给非洲国家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摧毁社会生态系统,威胁生命和生计。1世界迫切需要采取具体措施,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以下。世界资源研究所承认,能源消耗占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76%。2尽管非洲只是气候变化的小贡献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5%),但它却承受着其经济所有部门首当其冲的不利影响。非洲大陆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包括土地退化、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非洲还在努力应对眼前的挑战,例如全民能源使用。非洲大陆仍有近6亿人无法用上电,超过9亿人无法获得清洁的烹饪解决方案。新冠肺炎对非洲的经济影响也抵消了近年来在减少
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欧盟每投资一欧元,获得的共同效益将增加四倍,到 2030 年将超过 1 万亿欧元。○ 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可行且必要的。向 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过渡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对于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 1.5°C 以内也至关重要。这包括所有部门快速脱碳,到 2040 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核能,并大规模投资太阳能、风能、储能和电网基础设施,以建立比现在更加灵活的能源系统。○ 减少能源需求是实现气候中和的基础。PAC 2.0 情景强调,到 2040 年实现气候中和取决于所有部门的能源需求大幅减少。通过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能源效率、创新和循环性,欧盟可以在 2040 年之前将其最终能源消耗减少 40% 以上(与 PRIMES 2020 参考情景预测相比),确保向 100% 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过渡既可行又具有成本效益。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挑战,需要采取全面和跨部门的行动,包括整个农业食品系统。采取此类行动需要充分考虑国际目标和协议,例如《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普遍商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巴黎协定》。它还需要扎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为了加快对 2030 年议程的贡献,粮农组织在其职责和比较优势范围内制定了未来十年的新气候变化战略。《气候变化战略》呼应了《巴黎协定》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的基本优先事项的认识。它提出了农业食品系统作为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的作用,并寻求与其他组织和相关协议的使命相辅相成。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所指出的那样,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食品系统的影响的紧迫性从未如此明显。农业食品系统必须提高对气候变化当前和未来影响的适应能力,借鉴良好做法,推动变革性适应政策、计划和行动。《巴黎协定》呼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 2°C 以下,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 1.5°C 以内。这就需要迅速、大幅和持续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农业食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农业食品系统,根据国家国情和能力,酌情采取一致的方式采取气候行动,具有巨大潜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适应和减缓的共同效益,同时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粮农组织寻求加强对成员国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的支持,努力建立具有气候适应能力和低排放的农业食品系统,同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在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各级的农业食品系统气候行动对于根据国家背景和能力并依靠国家背景和能力以一致的方式进行转型至关重要,包括追求其他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
在本报告中,你会不止一次地看到,各级政府的行动对于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至关重要,包括对一线社区和工人的负面影响。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的科学评估,我们需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5 摄氏度以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 2050 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的气候行动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温度和适应目标。虽然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1.1°C,但参与国承诺中反映的当前计划正使我们走上到本世纪末气温上升 2.4°C-2.6°C 的道路。显然,从国际、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制定,到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采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些资源可帮助实现海上石油和天然气作业脱碳,生产低碳电力和氢气,并有助于扩大和脱碳全球蓝色经济,包括海运、近海水产养殖和农业、海水淡化和制冷。据估计,到 2050 年,海上可再生能源将减少约 5.4 千兆吨 (Gt) / 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巴黎气候协定》规定将气温升幅控制在 1.5°C 以下的全球努力的 10% ii 。如果没有气候政策,仅海上风力发电的全球气候价值(即根据气候风险和机遇调整后的财务回报价值)估计就达到 1000 亿美元,而如果有碳排放上限(即对允许的排放量进行限制),则为 1200 亿美元,如果有效实施全球碳税,则为 4500 亿美元 i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