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了影像学和症状学信息。1 由于确定适当电极轨迹的复杂性,必须从术前图像中准确分割出感兴趣的解剖结构。对于 DBS 术前规划,分割主要通过将患者图像配准到图谱空间中来确定,在该图谱空间中,感兴趣的解剖结构(通常是丘脑底核 (STN))以及其他显著区域已经预先分割。2、3 使用预先分割的图谱有几个优点。从临床角度来看,可以将大量分割区域从图谱移植到患者空间,从而简化工作流程的计算方面。从研究角度来看,使用图谱,可以将患者图像中特定于患者的信息移植回通用图谱坐标系,从而可以辨别出人群信息,这有助于指导治疗。4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包含不同的遗传亚型,但具有分化停滞的共同特征。在异常造血中,克服分化阻滞已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策略。在对遗传上不同的 AML 细胞系进行筛选时,观察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DACis) 导致髓系分化标志物 CD11b 表达上调。这些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增殖受阻和细胞周期停滞在 G1 期。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我们计划制备不含锌结合基序的无活性探针。然而,这些化合物出乎意料地仍然能够启动分化,尽管是通过不同的靶标和 G2 停滞。后续的 RNA 测序研究支持 HDACis 的分化表型,并强调了细胞周期调节激酶在探针分子中观察到的影响中的作用。我们随后发现这些化合物可抑制 Aurora A 和 GSK3α 激酶,表明它们有潜力成为 AML 分化治疗的治疗靶点。我们的工作支持了正确验证无活性工具化合物及其识别新靶点的潜力的重要性。
b'对于刚才描述的情况,我们更喜欢使用术语 \xe2\x80\x9c 不可分离状态。\xe2\x80\x9d 要了解原因,我们必须研究纠缠与不可分离性之间的关系。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是任何纠缠态的波函数必然是不可分离的。例如,考虑量子态 | \xcf\x88\xe2\x8c\xaa = (| \xe2\x8c\xaa 1 | \xe2\x8c\xaa 2 \xe2\x88\x92 | \xe2\x8c\xaa 1 | \xe2\x8c\xaa 2 )/ 2,其中 | \xe2\x8c\xaa 1 表示粒子 1 处于量子态 ,另一个(空间上分离的)粒子 2 处于状态 ,其他量也是如此。状态 \xcf\x88 具有这样的属性,即如果对粒子 1 的测量显示它处于状态 ,那么对粒子 2 的测量肯定会显示它处于状态 ,反之亦然。尽管如此,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每个粒子处于状态 或 的概率都是相等的。虽然所有纠缠态都是不可分离的,但我们认为,所有不可分离状态都是纠缠的并不正确(见图)。我们不想用纠缠来描述不可分离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非局域性的意义。事实上,没有一个经典系统能够产生真正的量子纠缠,即爱因斯坦所说的\xe2\x80\x9c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xe2\x80\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