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计划于2022年完成天宫T型空间站总装,进入新一轮使用阶段。天宫空间站舱内设有20多个实验机架,舱外设有50多个有效载荷挂载空间,将支持运行期间开展大规模科学技术实验。天宫建造时批准的内部实验机架和外部科研设施研制工作已完成,其中天和核心舱高微重力水平研究机架(HMLR)和无容器材料处理机架(CMPR)等4个机架已完成在轨试验,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其他机架正在进行全面地面试验。中国空间巡天望远镜(CSST)两年来进展顺利,共资助24个发射前研究项目,建成4个联合科学中心,为CSST未来的科学观测和运行做好准备。 2022-2032年中国空间站系统研究规划更新,将研究分为四个重要领域:空间生命科学与人类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根据规划,预计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总体而言,空间站利用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为重大科学或应用成果做出贡献,并对地球生命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航天能力已成为经济发展、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推动因素和重要力量倍增器,同时也赋予了国际声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在航天领域志存高远,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 21 世纪初以来,中国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壮举,例如 2003 年将第一位中国人送入太空,2019 年嫦娥四号机器人飞船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 年北斗三号 (BDS-3) 导航卫星系统建成,2021 年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以及 2023 年天宫中国空间站竣工,等等。与此同时,以阿联酋和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投入航天活动,在航天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索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阿联酋将于2021年将“希望号”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2023年将迎来沙特女性首次访问国际空间站。
所有中、小学。) 摘要 本通函旨在告知学校各类额外的网上资源及相关参考资料,让学校在特别假期期间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详情 2. 因应疫情,学校于2022年3月至4月放假。本局于2022年3月7日发出通函第55/2022号,列出各类由校方自行开发的网上教学资源及相关参考资料,以鼓励学生在假期学习。学校可因应本身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善用特别假期,在家中进行网上自主学习,为复课作好准备。 3. 我们已编制额外资源,供教师为学生安排配合课程的延伸学习或自主学习活动(例如主题阅读、互动问答游戏及动画短片),涵盖不同的学习领域/科目/课程范畴。附件列出了推荐资源清单,精选了国家提供的网上教育资源,包括最新的“天宫课堂”视频(https://bit.ly/358KddQchinadaily),其中航天员演示了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多项科学实验(详情请参阅附件第12页)。其他政府部门开发的网上学习资源合集
踏上月球半个多世纪后,人类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随着21世纪科技发展的势头,太空研究愈加深入,并从2020年开始结出硕果。除非新冠病毒疫情在最后一刻阻止其爆发,否则今年将会测试新的运载火箭,向月球和火星发射新的机器人飞行器,卫星互联网市场将会兴起,并将采取措施进行载人离轨飞行。美国航天局 (NASA) 将使用太空发射系统 (SLS) 进行首次发射尝试,据称 SLS 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猎户座 [1] 太空舱将于 2020 年 [2] 搭载宇航员登上月球。伊隆·马斯克著名的 SpaceX 公司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实施的项目框架内,用猎鹰 9 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载人龙飞船,该飞船搭载着美国宇航员道格·赫尔利和鲍勃·本肯,并且顺利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3]。中国[4]正为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做准备,将于今年发射嫦娥五号飞船。嫦娥五号任务的目标是从月球采集土壤样本并带回地球。如果此次任务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从月球上采集土壤样本的国家。中国还将于今年开始将其新空间站天宫三号的首批舱段发射入轨道 [5] 。美国计划于 2021 年开始建造一个名为“月球逍遥游”的月球轨道空间站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