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 DANIELA STELESCU 1、ADRIANA STEFAN 2、MARIA SONMEZ 1、MIHAELA NITUICA 1*、MIHAI GEORGESCU 1 1 国家纺织和皮革研究与发展研究所,皮革和鞋类研究所分部,93 Ion Minulescu Str.,031215,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2 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Elie Carafoli”,220 Iuliu Maniu Blvd.,061126,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橡胶和低密度聚乙烯的新型动态交联热塑性弹性体的开发,用增塑淀粉和具有化学改性表面的蒙脱石增强。在二水合氯化亚锡存在下,使用辛基苯酚甲醛树脂作为硫化剂。样品是在 Brabender Plasti-Corder 混合机上,在适当的温度和转速下,使用动态硫化方法和熔融插层技术获得的。使用特定模具和实验室规模的电动压机将获得的混合物制成具有标准尺寸的板材形式。从物理机械性能、熔体流动指数以及结构和形态的角度分析了获得的样品。观察到样品的特性受所用成分和获取方法的影响。根据所获得的特性,新的弹塑性材料可用于制鞋业(用于生产:鞋底、鞋跟、防护靴)、橡胶和塑料工业、汽车工业、农业或建筑业(制造垫圈、技术产品、软管等)。它们可以通过特定于塑料的方法轻松加工成不同的成品。
重复使用 存放在 White Rose Research Online 中的项目受版权保护,保留所有权利,除非另有说明。您可以下载和/或打印这些项目用于个人学习,或国家版权法允许的其他行为。出版商或其他权利持有人可能允许进一步复制和重复使用全文版本。这由 White Rose Research Online 记录中该项目的许可信息指示。
摘要:弹塑性分析是获取围岩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但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却是一个难题。为探究围岩本构关系与屈服准则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采用双线性本构关系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方法,对淮南煤业集团谢义矿王峰岗井−817 m 灭火材料仓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与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对比2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探讨原岩应力与支护阻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与位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法相比,双线性本构关系分析法避免了中间主应力系数对结果的影响,切向应力分布曲线平滑。计算得到的隧道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分别为 4 365 m 和 87 373 mm,均大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方法的计算值。应力差是影响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当应力差由 20.4 MPa 减小到 16.4 MPa 时,隧道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分别减小了 0.697 m 和 26.73 mm。研究为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实际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线性本构关系;弹塑性分析方法;应力差;隧道围岩;统一强度准则 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