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描述了 Acrivon 发现的 ACR-2316,它是一种强效、选择性 WEE1/PKMYT1 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单药活性优于基准抑制剂。该化合物是使用 AP3 专门设计的,通过平衡抑制 PKMYT1 来克服 WEE1 特异性抑制的局限性,我们的 AP3 平台发现这是 WEE1 抑制剂诱导的主要耐药机制。通过结构引导的药物设计,我们实现了对 WEE1 和 PKMYT1 的精确选择性,确保了主要基于机制的可逆性不良事件。在与基准临床分子的头对头临床前研究中,ACR-2316 与目前的临床 WEE1 或 PKMYT1 抑制剂相比表现出更优异的效力和活性。正在进行的 ACR-2316 单药疗法临床试验的患者给药已经开始,旨在评估 ACR-2316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摘要 化合物 MK-801{(+)-5-甲基-10,11-二氢-5H-二苯并[a,d]环庚烯-5,10-亚胺马来酸盐} 是一种强效抗惊厥药,口服后有效,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在大鼠脑膜中检测到了 [3H]MK-801 的高亲和力(Kd = 37.2 ± 2.7 nM)结合位点。这些位点不耐热、具有立体选择性且具有区域特异性,其中海马的位点密度最高,其次是大脑皮层、纹状体和延髓脑桥。小脑中未检测到结合。MK-801 结合位点表现出一种新的药理学特性,因为这些位点上没有一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候选物活跃。唯一能够竞争 [3H]MK-801 结合位点的化合物是已知能够阻断由 N-甲基-D-天冬氨酸 (N-Me-D-Asp) 受体亚型介导的兴奋性氨基酸反应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分离性麻醉药苯环利定和氯胺酮以及 a 型阿片类药物 N-ailylnormetazocine (SKF 10,047)。使用大鼠皮质切片制剂进行的体外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 MK-801 对 N-Me-D-Asp 的去极化反应具有强效、选择性和非竞争性拮抗作用,但对海人酸或奎斯奎特无作用。苯环利定、氯胺酮、SKF 10,047 和 MK-801 对映体作为 N-Me-D-Asp 拮抗剂的效力与其作为 [3H]MK-801 结合抑制剂的效力密切相关 (r = 0.99)。这表明 MK-801 结合位点与 N-Me-D-Asp 受体相关,并解释了 MK-801 作为抗惊厥药的作用机制。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CoV)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β冠状病毒,可导致人类严重且通常致命的呼吸道疾病。MERS-CoV 刺突 (S) 蛋白是病毒融合剂,也是中和抗体的靶标,因此一直是疫苗设计工作的重点。目前尚无针对 MERS-CoV 的获批疫苗,只有少数候选疫苗进入 I 期临床试验。我们利用计算设计的蛋白质纳米颗粒平台开发了 MERS-CoV 疫苗,该平台已生成针对各种包膜病毒的安全且具有免疫原性的疫苗,包括针对 SARS-CoV-2 的获批疫苗。展示 MERS-CoV S 衍生抗原的双组分蛋白质纳米颗粒可诱导强大的中和抗体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小鼠适应性 MERS-CoV 的攻击。电子显微镜多克隆表位图谱和血清竞争试验揭示了由显示融合前稳定的 S-2P 三聚体、受体结合域 (RBD) 或 N 端域 (NTD) 的免疫原引起的主要抗体反应的特异性。RBD 纳米颗粒疫苗引发针对 RBD 中多个非重叠表位的抗体,而由基于 S-2P 和 NTD 的免疫原引发的抗 NTD 抗体则聚集在单个抗原位点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双组分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对 MERS-CoV 的潜力,并表明该平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 betacoronavirus 疫苗开发。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癌,预后不佳,但全身治疗仅限于 DNA 烷基化化疗。探索胶质母细胞瘤的神经发育和神经生理脆弱性可能会产生新的治疗策略。为此,我们使用临床一致和单细胞解析平台系统地筛选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材料中可重复利用的神经活性药物。通过分析 27 名患者和 132 种药物的 2,500 多种体外药物反应,确定了具有强效抗胶质母细胞瘤功效的类别多样的神经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已在模型系统中得到验证。可解释的药物靶标网络分子机器学习揭示了 AP-1/BTG 驱动的胶质母细胞瘤抑制的神经活性收敛,从而能够以高患者验证准确度对超过 100 万种化合物进行扩展的计算机筛选。深度多模态分析证实 Ca 2+ 驱动的 AP-1/BTG 通路诱导是神经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弱点,抗抑郁药沃替西汀与目前标准化疗的体内协同作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些发现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建立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其根源在于其神经病因。
肿瘤微环境 (TME) 中的整合素 v 6 和 v 8 已被证实能激活免疫抑制 TGF- ,这是一系列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展示了套索肽作为设计新疗法的多功能支架的效用。通过结合表位扫描、计算设计和定向进化,设计了一系列高效且选择性的双重 v 6/8 抑制剂。几种类似物,如套索肽 36 和 47 ,已被充分表征,并报告了物理化学、体外药理学和体内数据。套索肽 47 是 36 的一种半衰期延长衍生物,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时,已被证实可强烈增强小鼠抗 mPD-1 耐药肿瘤的敏感性。研究表明,47/抗 mPD-1 组合可在三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小鼠模型中阻止肿瘤生长并使肿瘤消退。因此,TME 中表达的 v 6/8 整合素的双重抑制代表了一种有前途的肿瘤特异性策略,可克服 TGF- 驱动的耐药性并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功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经同行评审认证)是作者/资助者。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重复使用。此预印本的版权所有者此版本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发布。;https://doi.org/10.1101/2024.12.30.630761 doi:bioRxiv preprint
▪ BGB-43395 在生化水平上表现出对 CDK6 和其他 CDK 家族激酶的高选择性。此外,BGB-43395 还表现出对一组其他激酶的良好选择性。这些特性在非临床毒性研究中转化为理想的毒性特征,其中 BGB-43395 耐受性良好,没有令人担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胃肠道毒性问题(未显示数据)。
卫生科学局 (HSA) 想向公众通报 2024 年 10 月海外监管机构发现并报告的产品含有不允许使用的强效成分,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提供此信息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海外发现的此类产品的安全问题的认识,这些产品可能会影响当地居民。请参阅附件 A 和附件 B 了解产品清单和强效成分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DNA 聚合酶 theta (Polθ) 是一种参与 DNA 双链断裂 (DSB) 修复的酶。Polθ 包含一个 N 端 ATPase 驱动的 DNA 解旋酶结构域和一个 C 端 DNA 聚合酶结构域,它们协同作用,通过 theta 介导的末端连接 (TMEJ) 修复 DSB。在大多数情况下,Polθ 活性不是必需的,因为同源重组 (HR) 是修复 DNA 复制过程中出现的 DSB 的首选途径。然而,HR 介导的 DNA 修复所需的基因通常在肿瘤中发生突变或缺失,导致 DSB 修复和细胞存活严重依赖 Polθ 介导的 TMEJ。MOMA-313 是一种新型、有效且选择性的 Polθ 解旋酶活性抑制剂,旨在利用 HR 缺陷型肿瘤受损的 DNA 修复能力来获得潜在的治疗益处。
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H) 是错配修复缺陷 (dMMR) 的表型结果,发生在各种肿瘤类型中,包括高达 15% 的结直肠癌、10% 的胃癌和 30% 的子宫内膜癌。尽管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MSI-H 的治疗前景正在改善,但对于几种使用当前标准治疗疗法无法产生反应或最终复发的 MSI-H 肿瘤类型,仍然存在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沃纳综合征解旋酶 (WRN) 已被证实是 MSI-H 肿瘤的一个有前途的合成致死药物靶点,因此 WRN 抑制剂可能为 MSI-H 肿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