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带天线在许多航空航天应用中都受到青睐,例如高性能车辆、飞机、军用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 (UAV)、航天器、雷达系统、卫星和导弹应用。本研究调查了微带贴片天线在航空航天工业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 中的应用,并在 GPS L5 安全频段实现了微带贴片天线的样本设计。利用高频结构模拟器 (HFSS) 模拟了设计的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并分析了结果。模拟的数值分析表明,在中心频率 1176 MHz 处,S11 值为 - 38.85 dB,带宽为 54 MHz,增益为 6.07 dBm。根据这些值,得出结论,它可以在全球定位 L5 安全频段中使用。
沿 Y 轴的孔宽度为 0.5 毫米,沿 x 轴的孔长度为 20 毫米。每个 I 形孔都蚀刻在传输线贴片平面下方。经过参数研究,计算出了设计的最佳尺寸。此外,传输线在几个馈电网络中通常不是直线,但在几个馈电网络中是直线。它们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折叠起来。当水平传输线折叠成 90 度垂直传输线时,输入的大部分功率会在不连续处反射回源,从而降低系统的性能,因为它会导致线路电容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线路的阻抗。天线设计中采用了斜接弯曲方法来减少传输线损耗。斜接弯曲的目的是去除少量电容,将线路的阻抗恢复到匹配阻抗。图 4 描绘了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微带斜接弯曲的结构。截断通道的尺寸(x)可以通过方形弯头的对角线D来计算。弯头的尺寸可以借助以下方程式[4-6]来计算。
1. 引言由于高速微处理器和快速切换技术的进步,超宽带 (UWB) 已成为经济可行的短距离、高性价比通信技术。雷达系统、无线个人局域网、定位、消费电子产品和医疗电子产品只是早期的一些应用。从那时起,人们已经对 UWB 电磁学、组件和系统工程有了完整的了解。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是 2002 年发布 UWB 指导意见的主要组织,授权在 3.1–10.6 GHz 范围内未经许可使用分配的频谱。尽管如此,允许的功率水平设置得非常低,以避免与在此频率范围内运行的其他技术(如 Wi-Fi 和蓝牙 [1])发生干扰。图 1 描绘了通常的无线电传输功率谱密度与
在底部的铜接地处,厚度为0.035 mm。同轴电缆用于在一个在50Ω上提供更好匹配的阻抗的点来喂食天线。这种结构是用商业软件HFSS v19。模拟的简单微带天线的模拟结果,散射系数(S 11)而没有加载超材料的散射系数在9 GHz时为-36.33 dB。超材料基本上是人为设计的周期性结构,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不同的电磁特性。me-Tamaterials具有负折射率,这在自然杂物中未发现,这是Veselago在1968年首次假设的[6] [6]。这些设计的周期结构在某些频率上引起共鸣,并能够以光的形式吸收电磁辐射。基于ε(介电常数)和μ(渗透率)值的负折射率的理论背景。以:
b'摘要 提出了一种毫米波\xe2\x80\x90 低\xe2\x80\x90 轮廓宽带微带天线。为了加宽阻抗带宽并同时实现稳定的大增益,在由同轴探针馈电的微带贴片两侧布置共面寄生贴片阵列。在微带贴片上蚀刻双槽以降低 H \xe2\x80\x90 平面交叉\xe2\x80\x90 极化水平。提出了使用 Floquet \xe2\x80\x90 端口模型进行零\xe2\x80\x90 相位\xe2\x80\x90 反射分析以预测寄生贴片阵列的谐振频率。根据理想探针的输入阻抗来验证激发的谐振模式。依次激励两个相邻的宽边谐振,分别以微带贴片的准 \xe2\x80\x90 TM 10 模式和寄生贴片阵列的准 \xe2\x80\x90 TM 30 模式为主导。所提出的天线尺寸为 1.06 1.06 0.024 \xce\xbb 0 3(\xce\xbb 0 为自由空间中 29 GHz 的波长),在 | S 11 | \xe2\x89\xa4 10 dB 时实现 15%(27\xe2\x80\x93 31.35 GHz)的阻抗带宽。实现的峰值增益高达 9.26 dBi,2 \xe2\x80\x90 dB 增益带宽为 15.7%。 H \xe2\x80\x90 平面交叉 \xe2\x80\x90 极化水平在 3 \xe2\x80\x90 dB 波束宽度内小于 14 dB,背部辐射水平小于 17.9 dB。'
基板厚度 6.1 简介................ ............. 6-1 6.2 带宽定义。6.3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带宽 6.4 计算薄天线元件的阻抗带宽。6.5 计算厚天线元件的带宽.... 6.6 结果与讨论 6.7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