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于运动技能习得背后的皮质改变仍存在争议。在这项针对年轻人的纵向研究中,我们在 6 周内每周进行一次表现和神经影像学 (7 T MRI) 测量,以研究与学习用非惯用手同时按压手指的序列相关的神经变化。干预组 (n = 33)(在家练习手指序列)和对照组 (n = 30,未在家练习)均表现出总体表现改善,但是干预组进行强化训练的序列表现改善更多,且与未进行强化训练的序列相比更一致。与未进行训练的序列相比,双侧顶叶和运动前皮质的大脑活动对于训练过的序列有所减少。未检测到与训练相关的主要感觉运动区域的变化。训练过和未训练序列之间的激活模式相似性在次要感觉运动区域降低,但在主要感觉运动区域没有降低,而不同训练过序列之间的激活模式相似性没有显示出可靠的变化。无论是试验中激活模式的变异性,还是大脑结构的估计值,都没有显示出与练习相关的、达到统计显著性的变化。总体而言,学习配置序列的主要相关性是次级运动区域大脑活动的减少。
摘要 — 身体内的实际情绪体验可能很复杂,随着时间变化和不和谐情绪同时发展;实时响应以估计个人情绪的设备应该相应地发展。假设广义情绪存在于离散状态的模型无法将人类情绪的动态和个体性中固有的宝贵信息付诸实践。我们的多分辨率情绪自我报告程序允许根据压力-放松量表构建情绪标签,不仅可以区分情绪是什么,还可以区分情绪如何转变——例如,“充满希望但越来越紧张”与“充满希望并开始放松”。我们训练了基于被试的情境化个人经验的分层模型,以比较不同模态(大脑活动和物理键盘的按键力度)的情绪分类,然后在 F1 分数 = [0.44, 0.82](机会 F 1 = 0.22,σ = 0.01)下对分类性能进行基准测试,并检查高性能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在压力实际变化的体验背景下对情绪演变进行分类时,基于压力的按键力度特征被证明是更具信息量的模态,并且在考虑侵入性和易于收集和处理时更为方便。最后,我们展示了我们的 FEEL(力、脑电图和情绪标记)数据集,这是大脑活动和按键力度数据的集合,标记了在紧张的电子游戏过程中收集的自我报告情绪(N = 16),并开源供社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