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 (EEG) 时间序列的不同频带所反映的神经元群体放电率信息变化为大脑对催眠暗示性神经反应的变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然而,要找到一种有效的神经元群体放电行为生物标记物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其影响在文献中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在本文中,我们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催眠暗示过程中大脑活动的 EEG 时间序列,从而捕捉了大脑神经活动模式在信息内容方面的变化。为此,我们利用了 14 通道 EEG 时间序列记录的 θ、α 和 β 频带的差分熵 (DE,即连续时间序列中的平均信息内容),这些记录涉及 12 个精心挑选的高和低催眠暗示性个体的大脑神经反应。我们的结果表明,催眠暗示性越高,θ、α 和 β 频率信息内容的变异性就越低。此外,研究还表明,这种较低的变异性伴随着 θ 和 α 频带中顶叶和顶枕叶区域的功能连接 (FC,一种时空同步的量度) 显著增加,而 β 频带中中央区域的 FC 则不显著降低。我们的研究结果对该领域做出了两方面的贡献。首先,它们确定了 DE 的适用性,这是一种统一的量度,可以重现文献中通过调整不同的催眠生物标志物分别报告的类似观察结果。其次,他们将先前基于中性催眠(即一种催眠过程,不涉及除了被催眠之外的其他具体暗示)的研究结果扩展到催眠暗示的情况,从而将其存在确定为催眠体验的潜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