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量子参考系 (QRF) 的动机是考虑我们在描述物理系统时明确或隐含使用的参考系的量子特性。与经典参考系一样,QRF 可用于相对地定义时间、位置、动量和自旋等物理量。与其经典类似物不同,它相对化了量子系统的叠加和纠缠概念。在这里,我们通过将其追溯到叠加中不同分支之间如何识别配置或位置的问题,为叠加和纠缠的框架依赖性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释。我们表明,在存在对称性的情况下,系统在分支之间是处于“相同”还是“不同”的配置取决于 QRF 的选择。因此,相同性和差异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叠加和纠缠——失去了绝对意义。我们将这些想法应用到叠加半经典时空的背景下,并使用四个标量场的巧合来构建不同分支中时空点之间的比较图。这使我们能够确定给定事件是位于叠加时空中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由于此功能取决于 QRF 的选择,我们认为事件的定位不应被视为事件的固有属性。这缓解了之前提出的担忧,即 QRF 变化可能会对干涉实验产生经验后果,例如 Bose 等人 -Marletto-Vedral 的提议。此外,它意味着在量子控制因果序的平坦和弯曲时空实现中,事件的数量相等。我们以“量子空洞论证”作为爱因斯坦著名空洞论证的量子背景的概括,认为在量子对称性存在的情况下,不仅时空点,而且它们的识别和叠加流形中事件的定位都失去了绝对的物理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脑科学中“计算机”一词的使用反映了一种隐喻。然而,目前对“计算机”一词的使用并没有单一的定义。事实上,根据“计算机”一词在计算机科学中的用法,计算机只是一些理论上可以计算任何可计算函数的物理机器。根据这个定义,大脑实际上是一台计算机;没有隐喻。但是,这与“计算机”一词在其他学科中的用法不同。根据计算机科学以外的定义,“计算机”是人造设备,它对输入进行顺序处理以产生输出。根据这个定义,大脑不是计算机,而且可以说,计算机只是大脑的一个弱隐喻。因此,我们认为反复出现的脑机隐喻之争实际上只是语义上的分歧,因为大脑要么是真正的计算机,要么显然根本不像计算机,这取决于个人的定义。我们建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停止争论,而是让研究人员明确他们在工作中使用的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科学中的定义,并简单地问,大脑是什么类型的计算机?在其他情况下,重要的是使用其他定义,并阐明我们的大脑与现代生活中我们周围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的根本区别。
来源:取自 T. Ahn 和 J. Vigdor 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问责制裁对学校表现的影响: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回归不连续性证据》,未发表手稿,2013 年。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始终符合其所在州 AYP 标准的学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