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气象雷达和自动风切变探测系统向 NAS 控制器提供快速更新的终端气象观测,从而探测到风切变/微下击暴流并发出警报。在空中交通繁忙的航空终端,一百多个传统的自动风切变探测提供商不断将机器对机器的快速观测数据传送到 NAS 和 NextGen 气象处理系统、显示器和 NextGen 用户决策支持工具中。NextGen 可能会计划最终取代风切变/微下击暴流警报提供商,但预算和计划对替代品的更改通常会使传统风切变系统的剩余使用寿命不确定,可能会大幅延长。这一举措确保在整个 NextGen 过渡期间,无论替换计划和部署时间表是否可能发生变化或完全停止,传统风切变服务都不会出现缺口。与措施的关系:TDWR 和 WSDS 产品组合(ASR-WSP、LLWAS-NE、LLWAS-RS)总共提供了四个风切变探测程序,这些程序为 2015 年战略措施做出了贡献,确保每天有超过一百个自动终端风切变探测系统持续为美国近 90% 的 121 部商业航班提供自动风切变/微下击暴流探测服务。
ACAS 机载防撞系统 AMC 公认的合规方法 CAA 民航局 CAP722 民航出版物 722 CBRN 化学、生物、放射和核 COA 豁免或授权证书 CR 通信中继 E/O 电光 EASA 欧洲航空安全局 EIRP 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ELOS 等效安全等级 ERP 等效辐射功率 EUROCAE 欧洲民航设备组织 FAA 联邦航空管理局 FINNARP 芬兰南极研究计划 FMI 芬兰气象研究所 FPV 第一人称视角 FSS 固定卫星服务 FTS 飞行终止系统 GCS 地面控制站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TK 芬兰地质调查局 HALE 高空长航时 HSDPA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ICAO 国际民航组织 IMU 惯性测量单元 LALE 低空长航时 LOS 视距 MALE 中空长航时 MASPS 最低航空系统性能标准 Metla 芬兰森林研究所 MI 气象仪器 MRU 移动接收装置 MSS 移动卫星服务 NATO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R/C 遥控 RS 遥感 RVT 远程视频终端 SAC 特殊适航证 SAR 合成孔径雷达 STANAG 标准化协议 STUK 芬兰核与辐射安全局 SUMO 小型无人气象观测机 SYK
本指令实施空军政策指令 (AFPD) 15-1《空军气象作业》;空军手册 (AFMAN) 10-206《作业报告》;AFMAN 15-111《地面气象观测》;AFMAN 15-124《气象法规》;以及空军部手册 (DAFMAN) 15-129《空中和空间气象作业》。除非另有说明,本指令适用于为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 (RAB) 提供或利用气象支持的所有正规空军、空军预备役和空军国民警卫队的文职雇员和制服成员。本出版物不得补充或进一步实施或扩展。使用 AF 847《出版物变更建议》将建议的变更和对本出版物的问题提交给 OPR;将 AF 847 从现场传送到适当的职能指挥链。本出版物中,豁免联队/部队级别要求的权限在合规声明后以层级编号(“T-0、T-1、T-2、T-3”)标识。有关与层级编号相关的权限的描述,请参阅空军指令部 (DAFI) 90-160《出版物和表格管理》。通过指挥系统向相应的层级豁免审批机构提交豁免请求,或者向出版物 OPR 提交非层级合规项目的豁免请求。确保根据本出版物中规定的流程生成的所有记录均符合空军指令 (AFI) 33-322《记录管理和信息治理计划》,并根据空军记录处置时间表进行处置,时间表位于空军记录信息管理系统中。
第 1 章 简介 1.1 目的 国家气象局观测手册 No.8 (WSOH #8) 规定了航空气象观测、报告、编码标准和程序,适用于从事人工地面观测和报告的补充航空气象报告站 (SAWRS)。它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在其中以标准化和易懂的格式识别和报告气象现象。1.2 观测程序 程序假设航空例行气象报告 (METAR) 每小时进行一次,并且每当观察到重大变化或发生事件时都会进行特殊观测 (SPECI)。气象表 MF1M-10C 上记录的天气观测仅反映从通常的观测点看到的条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必须发生在 MF1M-10C 上记录的时间前 15 分钟内。1.3 指定站点 指定站点@ 是指由国家气象局总部或地区总部指示执行特定任务的气象观测站,该任务并非要求所有站点都执行。1.4 标准的适用性 本手册中描述的程序和实践仅在站点有能力遵守时才适用。在本手册中,适用以下定义: a.应@ 表示程序或实践是强制性的; b.应该@ 表示程序或实践是推荐的; c. 可能@ 表示程序或实践是可选的; d. 将@ 表示未来;它不是应用于实践的要求。1.5 人工观测的格式 第 1 章介绍了人工观测。第 2 章介绍了人工观测、类型和特殊标准。第 3 章至第 8 章重点介绍天气观测中出现的特定元素及其相关参数。第 3 章 - 风 第 4 章 - 能见度
摘要。行星边界层(PBL)高度(PBLH)是各种流星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多结构深神经网络(DNN)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整合早晨的温度纤维和表面气象观测来估计PBLH。DNN模型是通过利用富含的PBLH数据集而开发的,该数据集是从长期存在的辐射记录中得出的,并以高分辨率的微脉冲激光雷达和多普勒激光雷达观测来增强。我们以10个成员的合奏访问DNN的性能,每个成员都有独特的隐藏结构,从1994年到2020年,在南部大平原上共同产生了强大的27年PBLH数据集。各种气象因素对PBLH的影响是通过重要性测试严格分析的。此外,还评估了DNN模型的准确性,以针对辐射观测值进行评估,并与传统的遥感方法并置,包括多普勒激光雷达,天花板,拉曼激光雷达和微脉冲激光雷达。DNN模型在各种条件下表现出可靠的性能,并且相对于遥感方法表现出较低的偏见。此外,最初在普通区域进行训练的DNN模型在应用于山羊山(Green Ocean Amazon; Tropical Rainforest)和Cacti(云,Aerosol和Aerosol,Aerosol和复杂的地形相互作用; Middle lat Lattlative Mountains; Middle Lattlative Mountains)活动中遇到的异质地形和气候时,表现出显着的适应性。这些发现证明了深度学习模型在估计PBLH中的有效性,增强了我们对边界层过程的理解,对改善PBL在天气预测和气候建模中的表示的影响。
为了避免与这些术语和其他术语混淆,NASA 选择将其传感器称为 TAMDAR。拟议的机载气象报告系统将利用飞行中的仪表飞机作为气象观测平台,向该信息的用户报告现场情况。这些用户包括天气预报员、天气简报员、空中交通管制员和其他飞行员。信息将作为数字数据流传输或中继到地面进行收集和传播。该概念要求在对流层飞行的飞机配备传感器套件或包。如附录 A 中的图 1 所示,TAMDAR 传感器将测量气象数据并计算其他值。此信息将下行链接到地面收发器网络或卫星网络。中央处理站点将收集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发送到 NCEP、航空气象中心、飞行服务站、航空公司气象中心和其他站点。在 NCEP,建模者将原始数据纳入 RUC 预测模型,以增强模型输出。其他用户将使用原始数据并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创建新的气象信息产品。中央处理站点将收集所有气象产品,并将相关部分发送到地面收发器网络。作为 AWIN 系统概念的一部分,气象信息将上传回每架飞机。两家 FAA 签约供应商 ARNAV 和 Honeywell 目前正在为飞行信息服务 (FIS) 实施这项服务。备用路线将使危险类型信息或 HAZMET 绕过中央处理站点并直接中继回其他飞机。这一概念需要各企业和政府实体之间建立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
(CONOPS)计划第 1 部分:AQPI 概述和状态 1.1 先进定量降水信息系统 (AQPI) 概述 AQPI 是一种降水监测、警报和水文信息系统,供水资源机构和应急管理人员以及旧金山湾区的其他社区利益相关者使用,用于管理水源,并通过改进的降水估计和增强的气象观测,预警山洪、泥石流或合流污水溢流事件等水文灾害。AQPI 系统有几个组件。安装五个气象雷达将填补雷达覆盖空白,并改善降水估计和短期临近预报(<1 小时)。为了支持预测需求,融合了高分辨率快速刷新 (HRRR) 和全球预报系统 (GFS) 预报模型的数据馈送涵盖了 AQPI 基于网页的显示中的 0-10 天,并直接在数据流中发送给 AQPI 成员机构。 AQPI 用户门户上提供可视化效果,并开发了定制数据源,供当地合作机构委员会 (LPAC) 成员在其运营活动中使用。该系统还包括安装新的降水、径流和土壤湿度表面测量数据,并将现有的测量数据汇总到决策支持系统中。沿海风暴建模系统 (CoSMoS) 提供沿海海平面预报,为沿海洪水灾害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AQPI 系统还将结合国家水模型 (NWM) 提供径流预报。1.2 AQPI CONOPS 计划概述 AQPI CONOPS 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指南,以确保在完成加州水资源部 (CA DWR) 系统开发奖后,AQPI 系统在交付后的前五年内继续运行和开发。CONOPS 计划将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西部天气和水极端事件中心 (CW3E) 的领导下,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制定完成。 CONOPS 计划目标、内容和制定过程的详细信息在第 2、3 和 4 节中介绍。1.3 AQPI 系统组件的当前状态(截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雷达
摘要 世界气象组织 (WMO) 对地面风测量的要求进行了升级。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传感器进行了改进。本文简要介绍了 Vaisala 内部固态风传感器的不同技术。分享了选定的超声波技术,并讨论了专业超声波风传感器的开发工作。开发工作催生了新的超声波风传感器平台,该平台应用于新的标准超声波风传感器。简要介绍了传感器的性能和特性。此外,还讨论了预见的趋势。 引言 气象界将高质量的专业传感器应用于从小规模的单个研究项目到要求严格的研究计划,一直到运营网络。世界气象组织 (WMO) 制定了地面气象观测指南 [1],以协助国际社会成员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确保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足够且可比较的测量数据。其他组织,如国际民航组织 [2],通常会直接或稍加修改地采用 WMO 指南,这进一步强调了 WMO 的作用。世界气象组织会不时更新传感器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社区的研究需求和运营网络的需求。从风传感器的角度来看,需要用于高达 75 m/s 的高风速条件的专业传感器和用于寒冷气候下结冰条件的传感器。为了能够满足世界气象组织对地面风测量的最新建议,进行了超过 10 年的技术选择和能力开发研究。对于固态风传感器,有几种潜在的传感器原理、方法和技术候选方案。进行了技术研究以确定每种技术选项的弱点和长处。还考虑了客户的偏好和做法。除了技术选择外,还进行了能力开发。能力开发的成果是传感器平台,这是产品的核心。在收集客户要求后,进行了产品开发,包括强制性和自愿性产品测试、设置分包商网络和制造实践。本文回顾了新风传感器平台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目的是提供有关 Vaisala Oyj 所做工作的背景信息。介绍了新的风传感器平台,并介绍了新的 WMT700 Vaisala 超声波风传感器系列的一系列最终用户功能。设计原则是,该平台和相关产品可以作为独立设备应用于小型个人研究项目,也可以作为集成和协调网络系统的坚实组成部分应用于全国范围的运营网络。这既强调了高质量的性能,也强调了合理的生命周期成本(包括服务运营)。本文的最后一个主题是传感器和系统级别的趋势。
德国军事地球物理局。鸟类迁徙观察、预警和预报系统:自动鸟类迁徙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气象学硕士 Wilhelm Ruhe,理学硕士 德国军事地球物理局生物学 - 科室 (GU 4) D - 56841 Traben - Trarbach,德国 电话:06541/18734 传真:06541/18767 电子邮件:WilhelmRuhe@awg.dwd.d400.de 摘要 德国军事地球物理局 (GMGO) 在所有鸟击预防领域拥有 30 多年的经验。军事训练和飞行作业通常在低空进行,那里也有很多鸟类,尤其是在海岸附近和迁徙期间。大约三分之一的 GAF 鸟击发生在低空飞行作业期间。军事低空飞行中防止鸟击的最有效工具是经过充分验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 持续的实际鸟类迁徙观察(视觉和雷达), • 即时报告, • 集中风险评估, • 在线警告(BIRDTAM), • 立即向空军人员和飞行员分发 BIRDTAM, • 严格的军事飞行规定和 • 定期的鸟击风险预报以供规划之用。本文概述了德国及其邻近地区自动鸟类迁徙信息系统(AVIS(拉丁语:Bird):“Automatisiertes Vogelzug Informations -System”)的近期和近期发展。描述了该系统的重要模块。概述了项目的实际情况。鸟类迁徙观察实际的鸟类迁徙观察系统基于以下网络和技术:(i)综合气象观测网络,由大约 150 个站组成。观察员经过培训并被指派目视监测鸟类迁徙。只有较大的鸟类和鸟群规模才需要报告。 (ii) 6 个防空雷达站与防空控制和报告中心 (CRC) 一起分布在德国西部。目前的作战观察系统监控 60 海里圆形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目标。个人电脑和摄像机自动记录每小时的观察结果,作为 PPI 显示器的 10 分钟延时录像(图 1)。视频图像显示鸟群的二维运动。二维杂波图像会自动处理和存储。如果超过某些参数值,系统会向雷达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并指派雷达工作人员进行解释和报告(如有必要)。此外,每台 PC 都由 GMGO(生物部门或地球物理预报中心)通过调制解调器完全远程控制。可以随时启动连接并查看实际、最近或存档的观察文件。 (三)德国东北部的一个由 5 个雷达站和远程传感器组成的系统正在使用鸟类雷达数据接口的原型,该接口连续收集预先选定的 3-D 雷达图数据(仅限初级雷达图,我们提取了与二次雷达图不相关的数据(这些图与二次雷达图不相关),并将其存储到 20 分钟的数据文件中。
引言 自从 2014 年中国开始在南海大规模填海造岛,并在该海域部署军事设施和军事资产以来,“军事化”一词就被广泛用于描述这一过程。中国拒绝使用这一术语,并认为其所做或正在开展的活动,无论是填海造岛还是部署军事设施和资产,都是正常活动的一部分,即其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自己的领土内行事的权利。反过来,中国指责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挑衅性的海上航行自由演习和飞越该地区,将南海军事化。事实上,越南是反对中国海上自信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反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化”,尽管其反对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越南的种种回应为小国如何处理与大国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教训。虽然传统观点认为东盟声索国在约束中国方面表现不佳,但从越南的回应来看,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约束了中国。越南的行动以及其他行为体的行为使得中国难以完全自由地实现其目标。中国近期的行动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建设军事设施和部署军事资产方面的言行发生了明显变化。2014年,中国首次开始填海造岛,声称其努力主要是为改善“驻岛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 不久之后,即2015年,理由被扩大到包括需要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向其他国家提供有益的民事服务(如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象观测、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御需要”。3 除了言辞之外,中国似乎已经提升了其在南海的整体存在,包括军事存在。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中国在2014年5月至7月期间将其当时最新、最先进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部署到西沙群岛中建岛附近海域,越南也声称对该海域拥有主权。2 此后,2016年,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以回应美国持续在其人工岛屿附近进行军事入侵为由,声称中国在岛上建设军事设施是必要的,中国有权宣布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但是否作出这一举动将取决于其面临的空中威胁程度。据越南称,在石油钻井平台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中国部署了137艘中国舰艇,包括导弹护卫舰、快速攻击导弹艇、反潜巡逻舰等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