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能 利用 CO 2 制冷装置的余热。该装置优先考虑加热自己的装置,然后再将其出售给区域供热供应商等。为了平衡加热侧的不同使用模式(温度和加热要求)和冷却侧的余热产生,该装置被设计为缓冲充电电路。这可实现非常稳定和均匀的充电,同时确保 CO 2 热交换器的长使用寿命。HRU 装置的流动温度由建筑要求(加热、热水或通风)控制,可通过其他 ECL 的信号或现有 SCADA 系统的 Modbus 进行控制。如果可能将余热出售给区域供热供应商或其他买家,可以进行管理,以便为这些买家提供恒定的温度。HRU 装置可以向冷却装置发送参考信号,指示可以积累多少热量。嵌入了安全功能以防止水侧沸腾。
热回收蒸汽发生器 (HRSG) 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即使在极高的温度和高速气体湍流条件下,绝缘材料也必须能够保持其强度和抗腐蚀性。烟囱或锅炉中绝缘材料损坏引起的热点可能会导致强制停机、数天的停机时间和电力供应中断。Thermal Ceramics 在隔热系统的设计和交付方面拥有超过 25 年的经验。我们的产品帮助世界各地的发电厂通过减少能源损失来显著提高效率。我们的材料具有抗化学和物理磨损、腐蚀和极端高温的特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这些严苛的应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提供:• 刚性、柔性或面板系统的工程解决方案。• 低导热性、卓越的热效率、高抗压强度、低重量和低
法国铝业联合会,《气候与碳足迹》,2023 年 [ 链接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NetZero2050:可持续航空燃料》,2023 年 [ 链接 ]
出色的负荷跟踪能力 Wärtsilä 的模块化装置概念采用多单元安装,在任何负荷下都能提供高装置效率:在需求低时,可以关闭一些发电机组,而装置继续以峰值效率运行,并根据需要运行尽可能多的装置。这还允许在装置发电时对装置进行维护。当负荷需求增加时,装置可以快速启动:中型发动机装置将在仅 2 分钟内达到 100% 的电力输出,这使其成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完美补充。
为了满足 NASA 深空探索任务对长寿命和高能量/功率密度的要求,自 1960 年代以来,Pu-238 就被确定为 GPHS 模块最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燃料之一。目前,Pu-238 的供应极其有限。有限的供应表明,有效利用 GPHS 产生的热量对于 NASA 的太空应用非常重要和关键。然而,最广泛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的效率仅为 6-8% 左右,这意味着大量的能量通过金属散热片等散热器以废热的形式耗散。在深空,极冷的宇宙 (3 K) 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散热器。即使对于温度低于 373 K 的热源,相应的卡诺效率也可以超过 99%。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使用热辐射电池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概念验证演示,这是 2015 年构思的一种新技术概念。实验还首次证明了热辐射电池和光伏电池之间的反向 IV 特性。热辐射电池的预测效率在峰值功率输出时明显高于热电电池,在降低功率输出时甚至可能更高。将热辐射电池与放射性同位素加热装置(高品位热量)或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 (RPS) 散热器(低品位废热)集成在一起,可以提供一种新方法,以显著提高 Pu-238 或其他放射性同位素燃料的能源效率。
项目描述 该项目将综合模拟方法融入城市可再生建筑和社区优化 (URBANopt) 平台,以便对相连建筑区域内的废热源进行详细分析。这些进步将通过将 URBANopt 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 与开源 Modelica 编程语言和下一代 EnergyPlus Spawn(美国能源部 (DOE) 支持的建筑能量模拟程序)相结合来实现。更新后的 URBANopt 平台将能够评估与商业和住宅建筑相关的工业流程和废热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和能源消费国,实现供暖行业脱碳是实现中国雄心勃勃的“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目前,区域供热 (DH) 系统已覆盖中国北方约 88% 的城市供热区域。尽管如此,中国约 90% 的供暖需求仍然依赖于化石燃料。将可再生能源和废热源更大规模地整合到 DH 系统中对于实现中国整个供暖行业的脱碳至关重要。然而,要充分发挥其潜力,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对中国 DH 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和废热回收的现状、潜力和国家政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近期文献的批判性回顾,从科学研究和实际实施的角度讨论了趋势、挑战和未来前景。本文强调了区域供热中可再生能源和废热源的整合的协同作用、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通过实施第四代区域供热和智能能源系统使用热存储技术,从而提供更经济可行的前进道路。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已在各个行业和地区获得关注。与此同时,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认识到热回收系统在减少能源消耗方面的潜力,从而进一步研究其实际应用。本研究引入了一种创新设计,将涡流发生器集成到同心管热交换器中,用于从为 48 间住宿提供服务的多排水水系统中回收热量。通过评估该设计与各种可再生能源结合使用时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来评估其可持续性。具体而言,目标是量化在拥有 48 间住宿的建筑的多排水应用中实施此设计所产生的成本和环境节约。数值研究阐明了流速变化对传热、总传热和热增强因子的影响。分析了四种可再生能源输入 -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 - 以及一个存储系统(抽水蓄能)。研究表明,设计实施可使冷水温度升高 3.5 至 7.5 ◦ C。此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力发电和抽水蓄能的每日环境节约估计分别为 0.783 欧元、0.339 欧元、0.141 欧元、0.027 欧元和 1.356 欧元。相反,每种相应能源的每日经济节约计算为 3.62 欧元、2.49 欧元、5.05 欧元、3.62 欧元和 6.70 欧元。这项研究强调了所提出的设计在通过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