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 (BC) 亚型,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选择。因此,化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方法,开发新靶点是临床研究的首要重点。雄激素受体 (AR) 已成为 TNBC 亚型的治疗靶点,各种临床研究都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益处。大量研究表明,癌症与细胞周期机制成分的变化有关。尽管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 (CDK) 4/6 抑制剂可成功治疗 ER 阳性 BC,但它们对 TNBC 患者的治疗无益。我们研究了在 AR 阳性 TNBC 细胞系中联合使用 CDK4/6 抑制剂 (ribociclib) 和 AR 抑制剂 (enzalutamide) 的可能性。Ribociclib 在 TNBC 细胞中表现出抑制作用。此外,我们发现恩杂鲁胺降低了 AR 阳性细胞的细胞迁移/侵袭、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生长。恩杂鲁胺疗法可增强瑞博西尼对 AR + TNBC 细胞的细胞抑制作用。此外,与单独使用每种疗法相比,AR 和 CDK4/6 的双重抑制在 AR + TNBC 模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
我们报告的是一名 46 岁女性的病例,她于 2016 年 11 月被诊断出患有局部晚期激素受体阳性 HER2 阴性炎性乳腺癌,伴有胸膜肿块和突出的腹膜后淋巴结。她开始服用他莫昔芬,但小脑出现了单独的脑损伤。她接受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并开始服用瑞博西尼和阿那曲唑。在第 8 周期瑞博西尼治疗的第二周,她的乳房和前臂出现皮疹。皮疹蔓延到她的前额、面部、手臂、胸部、背部和下肢。没有明确的粘膜受累,嘴唇上有轻微结痂,但没有溃疡。她的全身状况也很好,在复查时没有任何活动性粘膜病变。根据皮肤科检查,这被认为与多形红斑/SJS 样反应一致。由于时间关联,确定它与 Ribociclib 有关。在停用 Ribociclib 八周后,在没有全身类固醇治疗的情况下,她的皮肤变化有所缓解,但残留色素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