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各类软硬件的发展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战略和规划,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先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世界对人工智能的普遍关注,预示着人工智能终将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人工智能将给经济社会、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摘要: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微电网可靠性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微电网可靠性优化的研究进展。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微电网控制策略和可靠性评估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然后从微电网系统和优化目标两个角度概括系统可靠性优化框架;接下来,总结了针对不同微电网系统的微电网可靠性最常用的优化算法;最后,对微电网可靠性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此外,本文提出了未来微电网可靠性研究的一些挑战。
储备银行公共教育计划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高经济素养。虽然经济素养的社会效益已得到充分证实,但定义这一术语的含义却并非易事,几十年来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探讨了“经济素养”的含义。为了得出一个可行的定义,本文讨论了一个人应该理解哪些经济原则才能被视为具有经济素养,以及他们应该熟悉的主题和我们期望他们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本文区分了经济素养和金融素养。本文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问题,即如何衡量澳大利亚的经济素养以及如何支持它。
• 数据驱动型经济。英国是欧洲最大的数据市场 20 。2010 年代,我们的数据经济增速是其他经济领域的两倍,2020 年约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4%。英国数据经济的绝对影响力在所有欧盟国家中最大,估计 2021 年接近 1250 亿英镑。这一数字是法国的两倍多,只有德国是我们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国家数据战略 21 中,我们已经制定了行动框架,旨在释放数据的价值,创造增长、创新和社会效益,并为不断扩大的数据驱动技术生态系统提供动力。
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案例正在不断增长,如果开发和部署得当,将带来便利、效率和广泛的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生物识别技术可能对个人及其权利造成危害。难怪世界各地的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在考虑如何规范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以实现效益并应对风险。然而,目前有关生物识别技术使用的法律法规仍处于发展阶段,有时会给开发和部署生物识别技术的人带来困惑和不确定性。这份新的 CIPL 报告旨在阐明这种法律不确定性,并建议法律和政策制定者通过基于风险的方法来监管生物识别技术,以可执行的组织问责制为核心。
• 数据驱动型经济。英国是欧洲最大的数据市场 20 。2010 年代,我们的数据经济增速是其他经济领域的两倍,2020 年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4% 左右。英国数据经济的绝对影响力在所有欧盟国家中最大,2021 年估计接近 1250 亿英镑。这一数字是法国的两倍多,只有德国是我们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在我们的国家数据战略 21 中,我们已经制定了行动框架,旨在释放数据的价值,以创造增长、创新和社会效益,并为不断扩大的数据驱动技术生态系统提供动力。
有几个因素使政府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首先,现在可以轻松获得大量数据。其次,计算和存储技术的进步使这些数据的处理更加高效。这些系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训练数据。此外,领先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算法技术,使数据处理和传输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政策制定时,最重要的是:新方法正在出现,将对偏见、公平、背景和一般道德原则等概念的深入理解融入人工智能系统中——从设计到部署。这些方法对于产生具有社会效益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关重要。这种融合导致了新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例如本文所述的工具。
人工智能 (AI) 可以为新西兰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它也给新西兰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为了帮助维护公众对新西兰人工智能发展和使用的信任,人工智能论坛的法律、社会和道德工作组发布了一套“新西兰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指导原则(AI 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为参与设计、开发和使用新西兰人工智能的任何人(AI 利益相关者)提供高级指导,目标是确保新西兰人能够获得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该小组的一个主要重点是确保 AI 原则简单、简洁且用户友好。AI 原则旨在:
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可能创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自主系统,而此前这些任务被认为是自然智能的唯一领域。即处理大量信息、进行计算和预测、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以及识别和分类物体。由于这些任务的非物质性质,以及它们与人类智能的相似性,我们将这些广泛的系统统称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条件和健康、促进公正、创造财富、增强公共安全以及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智能机器不仅仅能比人类更好地进行计算。此外,我们能够与生物互动、交流并关心生物。
→ 人工智能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潜力,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人工智能可用于预测农作物产量,从而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但使用人工智能也存在风险。在一些情况下,人工智能系统引发了伦理问题——因为它们可能加剧性别差距、侵犯人们的隐私或帮助操纵媒体内容。由于所有国家都面临这些问题,同时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我们需要从跨境的角度看待人工智能的道德发展和使用。2021 年 11 月,193 个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通过了第一份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全球协议,即《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