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用各种增材制造方法制备的样品的结构、织构、转变温度和超弹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激光工程净成型 (LENS) 方法制备的样品的织构与 <001> 构建方向有几度偏差,但成分接近初始粉末成分,从而具有超弹性效应。电子束增材制造 (EBAM) 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马氏体结构,这是因为转变温度转移到了更高的范围。这种转变是由于不同的加工条件导致的 Ni 含量较低。然而,EBAM 方法在构建方向上产生了更清晰的 <001> 织构,并且可以在室温以上获得良好的超弹性效应。使用 EDS 和电子衍射分析将尺寸为 0.5-2 毫米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鉴定为 Ti 2 Ni 相。该相通常形成在晶界处。与 LENS 方法相反,EBAM 制备的样品表现出富含 Ni 的初级颗粒,这是由不同的加工条件引起的,这些加工条件降低了固溶体中的 Ni 含量,从而提高了马氏体转变温度。在 500°C 下老化可使 LENS 和 EBAM 样品的马氏体转变温度转移到更高的范围。这是由于形成了富含 Ni 的连贯沉淀物。在用这两种方法制备并在 500°C 下老化的样品中,主要在 {011} B19' 平面上观察到马氏体 B19' 孪晶的存在。关键词:增材制造;形状记忆合金;NiTi;TEM 研究
� 具有三根翼梁和五根翼肋的单体结构 � 机翼蒙皮以 54 英尺的翼尖对翼尖长度固化成一体 � 机翼蒙皮使用糊状粘合剂二次粘合到翼梁和翼肋上 � 通过使用混合编织石墨/铝织物作为所有外部表面的表面层来实现防雷 � 使用的材料是 HITEX/E7K8 12K/280 和 145 胶带以及 AS4 E7K8 3K/195 PW 织物。材料鉴定按照军事手册 17 规范进行。进行了层压板和层压板测试,以在冷/干、室温/干、室温/湿和热湿环境条件下产生张力、压缩、剪切强度、刚度和极限应变。
¾ 具有三个翼梁和五个翼肋的单体结构 ¾ 机翼蒙皮以 54 英尺的翼尖对翼尖长度固化成一体 ¾ 机翼蒙皮使用糊状粘合剂二次粘合到翼梁和翼肋上 ¾ 通过使用混合编织石墨/铝织物作为所有外表面的表面层来实现防雷 ¾ 使用的材料是 HITEX/E7K8 12K/280 和 145 胶带以及 AS4 E7K8 3K/195 PW 织物。材料鉴定按照军事手册 17 规范进行。进行了层压板和层压板测试,以在冷/干、室温/干、室温/湿和热湿环境条件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强度、刚度和极限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