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PF)是肺部疾病的终末改变,以肺泡上皮细胞受损、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转化、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并伴有炎症损害为特征。其特点是中位生存期短、死亡率高、治疗效果有限。需要对PF的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肠肺轴的概念是人们对微生物组、代谢组和免疫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结果。该理论以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物质基础为基础,而肠肺循环系统和共同的粘膜免疫系统作为促进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相互作用的连接器。肠肺轴新观点的出现与PF机制研究相辅相成,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PF的发病机制、肠肺轴理论以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从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免疫系统等角度探讨PF的肠肺轴机制及相关治疗。肠肺轴与PF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综述系统性地总结了与肠肺轴相关的PF机制,为后续相关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思路。
肠道菌群由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组成,在维持整体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发现该生态系统与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存在联系,影响免疫、代谢和功能。在这些联系中,肠肺轴是一个复杂的区域,有可能改变结核病 (TB) 和耐药性的治疗。此外,肠道菌群会影响结核病药物的代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需要有效的控制措施,而对人类微生物群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Wu et al., 2023)。了解肠道菌群、免疫系统和药物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导致针对性治疗,解决结核病感染和耐药性的根本问题。微生物群组成的不平衡是结核分枝杆菌发病机制和药物代谢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如何与肠肺轴微生物群组成相互作用。本研究主题旨在揭示这种联系,强调肠肺轴和耐药性在结核病管理策略中的重要性。重点是结核分枝杆菌,但也包括对其他分枝杆菌科菌株的研究。在这个研究主题中,已经发表了五篇文章,扩大了我们对肠肺轴在结核病感染和耐药性中的作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