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128 2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8 3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功能成分利用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长沙 410128 4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基因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128 5 广西茶叶研究所,桂林 541004 6 广西茶叶资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桂林 541004 * 通讯作者,E-mail: zhonghua-liu@hunau.edu.cn ; caishuxian@hunau.edu.cn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微生物与茶产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微生物发酵被认为是黑茶、康普茶、茶酒等发酵茶及茶饮料感官品质和保健功效形成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微生物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品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对茶和茶饮料中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发酵茶和茶饮料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对其风味和保健功效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对茶和茶饮料中的关键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十分必要。为了探究关键微生物对发酵茶及茶饮料风味品质和健康效益的影响,可综合应用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方法,在明确微生物作用的基础上,研发新的加工技术,提高茶和茶饮料的品质。此外,土壤微生物和内生微生物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此背景下,组织了“茶和茶饮料中的微生物”研究专题。本研究专题收集了来自国际研究人员的 6 篇研究论文。本研究专题旨在了解微生物在茶和茶饮料中的作用,促进微生物学与茶科学的融合。康普茶是一种由细菌和酵母共生培养发酵而成的茶饮料。廖等人。分别使用高通量长读扩增子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系统地研究了回流康普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和代谢物变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康普茶发酵的微生物和代谢物动态,强调了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用UV/VIS分光光度法定量地分析了商用茶饮料中的单宁含量。单宁是多酚化合物,会影响茶的风味,质量和健康益处。测量单宁含量的传统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样品制备,耗时并涉及危险试剂。该项目旨在使用更简单的方法简化过程:UV/VIS分光光度法。该研究包括从茶样品中提取和纯化单宁,校准曲线的创建以及各种商业茶类型的分析,包括茉莉绿茶,冰柠檬茶,白葡萄绿茶和芦荟和冰冰的红茶。结果表明,风味茉莉绿茶含有最高的单宁浓度(2.9166 ppm),而冰柠檬茶的浓度最低(2.284 ppm)。这些发现对于改善饮料行业的质量控制并提高消费者对茶营养价值的认识很有价值。
康普茶是一种用茶叶制成的发酵饮料,尽管最近其他替代品被视为替代品,例如水果。使用不同类型的水果可能会影响基于水果的康普茶的特征。本研究通过随机块设计研究了基于水果的康普茶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征,其类型(红色的果实,苹果,蛇,草莓,草莓,葡萄,梨,红番石榴和柑橘)是因素。分析了生产的康普茶饮料,并比较pH,总糖,总酚类化合物,总类黄酮,抗氧化活性和总微生物。统计检验(例如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着性不同(LSD)(α= 5%))。结果表明,康普茶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特征与蛇果实康普茶的果实类型显着相关,显示了每个特征的最佳结果:总乙酸细菌和酵母菌的总酵母和酵母1.53×10 9 cfu/ml,pH,pH的总糖为3.07,总糖为2.41%。 DPPH清除活性为5.46μg/mL的1.75 mg QE/mL和IC 50。发酵的基于水果的康普班被认为是传统康普茶的健康替代品,因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从而增强了人类的福祉。
摘要:细菌纤维素(BC)是一种高度纯的多糖生物聚合物,可以由各种细菌属产生。尽管卑诗省缺乏功能性能,其孔隙率,三维网络和高比表面积使其成为功能复合材料的合适载体。在本研究中,从康普茶饮料中分离出产生BC的细菌,并使用分子方法鉴定。在四天和七天后在静态条件下生产两组BC水凝胶。之后,将两个不同的合成途径应用于BC功能化。第一种方法暗示使用浸入技术掺入了先前合成的HAP/TIO 2纳米复合材料,而第二种方法包括在反应混合物中HAP/TIO 2纳米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中BC的功能化。主要目标是找到获得功能化材料的最佳方法。物理化学和微结构特性。通过拉伸试验和热重分析检查了进一步的性质,并通过总板数测定法评估了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方法成功地将HAP/TIO 2成功纳入了BC水凝胶中。The applied methods of incorporation influenced the differences in morphology, phase distribution,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 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 Proteus mirabilis ( ATCC 12453 ), and 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可以建议在适合疾病扩散的环境中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康普茶是利用 SCOBY(细菌和酵母的共生培养)将茶与糖溶液一起发酵制成的。康普茶发酵分为几个阶段,例如将糖转化为乙醇、将乙醇转化为乙酸以及将乙酸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康普茶发酵过程中必须涉及几种独特的微生物。我们之前的研究报告称,康普茶饮料(液相)中的可培养微生物都是细菌。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 SCOBY 本身中的可培养微生物。在康普茶发酵过程中,每天使用无菌刀切割 SCOBY 片(约 1×1 厘米)。将 SCOBY 切片在马铃薯葡萄糖肉汤中富集,并在 37°C 下培养 24 小时。将富集的培养物接种到平板计数琼脂中,并在 37°C 下培养 24 小时。在 14 天的康普茶发酵过程中收集了四个不同的菌落,分别命名为分离物 (a)、(b)、(c)、(d)。疑似细菌菌落培养在营养琼脂中,而疑似霉菌或酵母菌落培养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中。表征结果表明,分离物 (a) 具有与醋杆菌属相近的特征(革兰氏阴性、短杆状、不产生内生孢子),而分离物 (b) 为革兰氏阴性、长杆状并产生内生孢子。分离物 (c) 被怀疑为霉菌,分离物 (d) 被鉴定为酵母。关键词:细菌;发酵;康普茶;SCOBY;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