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的酶解聚已成为一种潜在的 PET 回收方法,但通常会进行大量的热机械预处理以降低 PET 的结晶度和粒度,这种方法成本高昂且耗能。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使用具有三种不同粒度分布的高结晶度 PET (HC-PET) 和低结晶度冷冻研磨 PET (CM-PET) 来研究 PET 粒度和结晶度对叶堆肥角质酶变体 (LCC-ICCG) 性能的影响。我们发现 LCC-ICCG 水解 PET,导致对苯二甲酸的积累,有趣的是,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单(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PET 粒度减小会增加 HC-PET 的最大反应速率,而 CM-PET 的最大水解速率在不同粒度下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对于这两种基质,我们表明颗粒尺寸减小对整体转化程度影响不大。具体来说,CM-PET 薄膜在 48 小时内转化为 99 ± 0.2% 的质量损失,而 HC-PET 粉末在 144 小时内仅达到 23.5 ± 0.0% 的转化率。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PET 的非晶化是使用 LCC-ICCG 酶进行酶促 PET 回收的必要预处理步骤,但颗粒尺寸减小可能不是必需的。关键词:塑料回收、角质酶、界面生物催化、动力学、结晶度、粒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