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是中国威慑的致命弱点

在这篇专栏文章中,艾克·弗雷曼 (Eyck Freymann) 和哈里·哈勒姆 (Harry Halem) 列出了需要采取行动的三个领域,以避免在威慑中国时发生后勤灾难。

来源:美国防务快讯网

在与中国的任何冲突中,美国最关键的弱点不是其驱逐舰、隐形轰炸机或潜艇。让他们继续战斗的将是由船只、飞机和补给站组成的单调网络。后勤是国民经济和作战力量之间的桥梁,是美国威慑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

经过几十年的忽视,这座桥正在摇摇欲坠,北京也知道这一点。遏制中国不仅需要加强前线作战力量,还需要加强后勤基础设施

美国物流企业针对平时效率进行优化,即削减成本的委婉说法。美国的海上后勤系统对于维持横跨太平洋的战斗至关重要,但它特别脆弱,而且没有为持久冲突做好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指挥了6000多艘商船为盟军提供补给。如今,悬挂美国国旗的远洋商船仅剩不到 200 艘。

下降是系统性的。作为海军后勤支柱的军事海运司令部面临着严重的人员短缺问题,以至于正在退役无法配备船员的船只。预备役部队,即美国应对紧急情况的增援舰队,是一座漂浮的博物馆;船舶的平均船龄超过 40 年,许多船舶由于维护不善而难以在最后期限前启用。这支被掏空的部队很可能成为战争初期的首要目标。

军事海运司令部 印度太平洋司令部 塞缪尔·帕帕罗海军上将

历史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 1940 年决定将太平洋舰队迁至珍珠港,旨在威慑日本。但前沿部署的舰队没有得到持续战斗所需的后勤支持。这个漏洞并没有吓倒日本;它招致了攻击。今天,我们冒着在更大规模上重复这一错误的风险,在没有可靠计划的情况下部署部队以抵御炮火。

与盟友合作构建弹性、共享的物流网络 预备役部队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