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救生AI的执着追求

类脑导航和节能人工智能让四足“机器狗”在灾区生存更久、搜索更远

来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作者:迪诺·伦西奥尼

作者: 迪诺·伦西奥尼 / 已发布 2025 年 11 月 5 日

今年春天,当缅甸发生的 7.7 级地震导致曼谷摩天大楼倒塌时,搜救队(人员、犬类和机器)与危险的碎片、厚厚的灰尘和参差不齐的通信网络作斗争。这种障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很常见,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蒂努什·莫森宁实验室正在制作的自主机器狗原型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茁壮成长的。当信号失效时,这些紧凑、稳健的机械急救人员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生存更长时间并搜索更远的地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Tinoosh Mohsenin 实验室

Mohsenin 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怀廷工程学院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副教授,他领导了一项由国防部资助的项目,将商用“机器狗”转变为自主救援人员。该团队的目标简单而紧迫:赋予机器人足够的大脑和耐力,让它去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

莫赫赛宁 怀廷工程学院

图片说明:Tinoosh Mohsenin,中锋和团队

图片说明:

图片来源:Will Kirk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信用

“想象一个机器人,它足够小,可以进入倒塌的建筑物,足够智能,可以在空间中导航,识别潜在的生命迹象,并且足够高效,可以在不依赖外部电源或互联网的情况下继续运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证自治研究所、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所以及计算传感+机器人实验室的附属机构莫森宁说。

确保自治研究所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计算传感+机器人实验室

目标不是取代人类救援人员,而是保护和支持他们,将机器人发送到不稳定的瓦砾、被洪水淹没的走廊或其他危险环境中,以便救援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拯救生命。

蒂努什·莫森宁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

更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