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A 研究:生物识别数字 ID 能否通过合并机场客流节省数百万美元?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一份新报告称,机场不再需要在国内和国际出发航班之间设置实体墙。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代替这项工作。该研究于 11 月 6 日在伊斯坦布尔启动,由工程公司 AtkinsRéalis 制作,声称这一变化将每年为主要机场节省数百万美元,同时减少 IATA 后的研究:生物识别数字 ID 能否通过合并机场客流节省数百万美元?首先出现在旅行雷达 - 航空新闻上。

来源:Travel Radar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一份新报告称,机场不再需要在国内和国际出发航班之间设置实体墙。生物识别技术可以代替这项工作。

这项研究于 11 月 6 日在伊斯坦布尔启动,由工程公司 AtkinsRéalis 制作,声称这一改变每年将为主要机场节省数百万美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出发板 ©Daniel Lim

为什么今天存在分裂

由于移民规则、安全要求和已有数十年历史的航站楼布局,大多数机场仍然将国内和国际旅客分流。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运营、安全和安保高级副总裁尼克·卡林 (Nick Careen) 表示,这一说法现在已经过时了。

“监管要求和技术限制意味着许多机场需要将国内和国际出发客流进行物理隔离。但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
正在休息的机场安检狗 © Artem Labunsky

桌上的钱

– 共享出发大厅和联合人员配置可将运营成本削减高达 11%。

– 大型枢纽的地勤公司每年将节省约 530 万美元。

– 一个每年接待 1000 万名乘客的中型机场可以避免约 8000 万美元的扩建成本,否则这些成本将用于重复设施。

在环境方面,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计算得出,该行业每年将减少 18,000 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道路上减少 4,000 辆汽车。

一架白色双翼飞机降落在苏黎世 © Pascal Meier

它实际上是如何工作的

国内和国际乘客融合计划 (DIPIP) 规定了符合现行法规的三个阶段:

1. 基线——共享终端空间,在关键点进行生物识别身份检查。

基线

2、一体化——国内、国际旅客自由混合;数字系统在后台处理边境检查。

集成

3.最终状态——乘客在到达机场之前远程完成所有身份和边境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