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或原文请订阅后点击阅览
在中国发现的4.8亿海绵重写历史
科学家在中国南部发现了一座4.8亿年历史的磷磷海绵,使其成为最古老的已知基质类固醇,并将其化石记录延长了2000万年。国际科学家发现了中国南部最古老的已知磷酸层状型海绵,可追溯到早期奥陶纪时期约4.8亿年。基质类托管海绵是[...]
来源:SciTech日报科学家在华南地区发现了具有4.8亿年历史的磷酸海绵,使其成为已知最古老的层孔类动物,并将其化石记录延长了2000万年。
国际科学家在华南地区发现了已知最古老的磷酸盐层孔海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8亿年前的奥陶纪早期。
层孔类海绵是古生代时期主要的珊瑚礁建造者,在形成珊瑚礁结构方面发挥着基础作用,就像今天的现代珊瑚一样。它们的重要性在中奥陶世晚期到泥盆纪时期达到顶峰,此时珊瑚礁生态系统从由微生物群落主导转变为主要由骨骼生物构建的生态系统。
迄今为止,层孔珊瑚礁被认为是在达里维尔时代晚期(约 4.6 亿年前)突然出现的,这引发了对其起源和早期进化历史的疑问。
对珊瑚礁演化的新见解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宜昌远安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早奥陶世磷酸盐层孔海绵,距今约4.8亿年前。
这种新发现的层孔类生物 Lophiostroma leizunia 不仅将层孔类珊瑚礁的化石记录延长了约 2000 万年,而且还为了解古代动物的早期生物矿化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Lophiostroma leiz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