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理论是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基石,使用诸如“力比多”(例如,Freud,1899/2012b、1922/2012c、1895/2012d;Jung,1969/2014b)、“心理能量”(例如,Jung,1969/2014b)、“奥根能量”(例如,Reich,1942/1968)、“生物能量学”(例如,Lowen,1958/1979)和“心理能量学”(Assagioli,1973、1974a)等术语。继 Lowen 的研究之后,心理能量理论已经发展出其他思路,通常以生物场理论(例如 Rubik,2015 年)或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例如 Levine,2010 年)为框架。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例如 Gallo,2005 年;Wehowsky,2015 年)坚持认为,能量概念(尤其是现代生物场理论所代表的能量概念)对于心理治疗(尤其是身体心理治疗)至关重要。提出“生物场”一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委员会指出,生物场理论中包含的现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