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使用三电极装置探测 n 型薄膜的光电化学特性。(a) p(C 6 NDI-T 的化学结构。(b) 在 PBS 中电化学掺杂过程中 ITO 涂层 p(C 6 NDI-T) 薄膜的吸光度光谱的变化。(c) 黑暗条件下在 PBS 中记录的 ap(C 6 NDI-T) 薄膜的循环伏安法 (CV) 曲线。该薄膜涂在圆形微电极上 (A = 0.196 mm 2 )。扫描速率为 50 mV/s。箭头表示扫描方向,并标记还原峰。(d) 在 OCP 条件下测得的 p(C 6 NDI-T) 电极在黑暗(黑色)和暴露于红光(660 nm,406 mW/cm 2 )时的奈奎斯特图。插图突出显示了高频下的阻抗曲线。 (e) 顶部:浸没在电解质中的薄膜与光相互作用的示意图(红色箭头)。光形成激子(移动的电子-空穴对),一些激子分解为自由电荷载体。底部:在 t= 0 分钟时开启红光照射(660 nm,406 mW/cm 2 )约 2 分钟后,聚合物电极的 OCP 变化。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