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抛弃标签以躲避抗生素

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在接触抗生素时会改变核糖体,可能会产生新的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文章《细菌抛弃标签以躲避抗生素》首次出现在《科学探究者》上。

来源:Scientific Inquirer

根据《自然通讯》杂志今天发表的研究,细菌在接触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时会改变其核糖体。这些细微的变化可能足以改变药物靶标的结合位点,并构成一种可能的新抗生素耐药机制。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通常无害,但会引起严重的感染。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暴露于链霉素和春雷霉素,这两种药物可治疗细菌感染。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链霉素一直是治疗结核病和其他感染的主要药物,而春雷霉素鲜为人知,但在农业环境中预防农作物细菌性疾病至关重要。

这两种抗生素都通过专门针对其核糖体来干扰细菌制造新蛋白质的能力。这些分子结构会产生蛋白质,它们本身由蛋白质和核糖体 RNA 组成。核糖体 RNA 通常会被化学标签修饰,从而改变核糖体的形状和功能。细胞使用这些标签来微调蛋白质的产生。

视频

视频

研究发现,为了应对抗生素,大肠杆菌开始组装新的核糖体,这些核糖体与正常条件下产生的核糖体略有不同。根据所用的抗生素,新的核糖体缺少某些标签。这些标签在抗生素附着并停止蛋白质产生的区域特别丢失。研究发现,这会使细菌对药物产生更强的耐药性。

“我们认为细菌的核糖体可能正在改变其结构,足以阻止抗生素有效结合,”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 (CRG) 的博士生 Anna Delgado-Tejedor 说。

注册 Daily Dose 新闻通讯,每天早上将来自网络的最佳科学新闻直接发送到您的收件箱?就像周日早上一样简单。

处理中……

成功!您已加入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