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狼蛛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 的再生螯肢(蜘蛛目:捕鸟蛛科)

非洲狼蛛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 的再生螯肢(蜘蛛目:捕鸟蛛科)摘要 本文展示并讨论了一只成年雄性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来自布隆迪,存放在皇家中非博物馆 (RMCA),其右侧螯肢已再生。同时,这也是布隆迪首次发现 Anoploscelus Pocock, 1897 属。2023 年初,在皇家中非博物馆 (RMCA) 的藏品中工作时,我们发现了一只来自布隆迪的雄性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其螯肢已再生。同时,这也是布隆迪首次发现 Anoploscelus Pocock, 1897 属。该标本因其股骨 III 增厚、横向凹陷和触肢球形态(图 1)而很容易被归类为 Anoploscelus。标本 (BE_RMCA_ARA.Ara.247722) 具有以下数据:布隆迪锡比托克省穆雷梅拉鲁武布山 (3°6′40″S, 30°22′23″E),2016 年 8 月 20 日。该属的修订版即将发布(R. Gallon pers. comm.),因此我们没有提供该标本的完整详细测量值(例如资深作者在其关于 theraphosids 的分类学贡献中使用的描述格式)。然而,为了量化雄性的鉴定并将其与模式种区分开来,我们在这里提供了一个诊断,并描述了该属的触肢球(龙骨遵循Bertani,2000的术语)。非常感谢Danni Sherwood提供

来源:Arácnido
摘要展示并讨论了存放于中非皇家博物馆(RMCA)的一只来自布隆迪的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 成年雄性,其右侧螯肢已再生。同时,这也是布隆迪 Anoploscelus Pocock, 1897 属的第一个记录。 2023 年初,我们在中非皇家博物馆(RMCA)的藏品中发现了一只来自布隆迪的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 雄性,其螯肢已再生。同时,这也是布隆迪 Anoploscelus Pocock, 1897 属的第一个记录。根据加厚的股骨 III、横向凹陷和触肢球形态(图 1),该标本很容易归类为 Anoploscelus。该标本(BE_RMCA_ARA.Ara.247722)具有以下数据:布隆迪锡比托克省穆雷梅拉鲁武布山(3°6′40″S,30°22′23″E),2016/08/20。该属的修订版即将发布(R. Gallon pers. comm.),因此我们不提供标本的完整详细测量值(例如资深作者在其关于捕鸟蛛的分类学贡献中使用的描述格式)。然而,为了量化雄性的身份并将其与模式种区分开来,我们在此提供了诊断,并描述了该属的触肢球(龙骨遵循Bertani,2000的术语)。非常感谢 Danni Sherwood 为我提供这篇论文。Sherwood、Danniella、Rudy Jocqué 和 Arnaud Henrard。 “非洲狼蛛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蜘蛛目:捕鸟蛛科)的再生螯肢”,动物分类学和生态学(2024 年提前在线发表),doi:https://doi.org/10.1556/1777.2024.00051

摘要

一只成年雄性 Anoploscelus lesserti Laurent, 1946 来自布隆迪,存放在皇家中非博物馆 (RMCA),其再生的右侧螯肢被展示和讨论。同时,这构成了布隆迪 Anoploscelus Pocock, 1897 属的第一个记录。

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