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曾是一名越南士兵

著名编剧兼导演奥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曾在陆军服役,并于 1967 年至 1968 年被派往越南,因英勇而荣获铜星勋章。他的战时经历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电影。

来源:美国国防部专题报道

著名编剧兼导演奥利弗·斯通,其作品包括《华尔街》(1987 年)、《大门》(1991 年)、《刺杀肯尼迪》(1991 年)和《尼克松》(1995 年),曾在陆军服役,并于 1967 年至 1968 年间被派往越南。他的战时经历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电影。

斯通于 1967 年 4 月入伍。他请求参加战斗任务,结果如愿以偿。他于 1967 年 9 月 16 日抵达南越,被分配到驻扎在柬埔寨边境附近的 Bravo 连、第 3 营、第 25 步兵团第 2 排。

他在战斗中两次受伤,并因英勇行为被授予铜星勋章。他的伤口要么是颈部中弹,要么是弹片中弹,另一处是腿部和臀部中弹。

关于铜星勋章,斯通在他那本标题相当长的书中写到了它:“追逐光明:编写、导演和在《小排》、《午夜快车》、《疤面煞星》、《萨尔瓦多》和电影游戏中幸存下来。”

“我们遭遇了一次卑鄙的小埋伏,我们失去了一名中尉和一名中士,还有我们的侦察犬,那是一只我喜欢的德国牧羊犬。这是一场奇怪的枪战,从几声随机的枪响发展成一场混乱的枪林弹雨,”他写道。

“也许我只是对狗的死或这一切的徒劳感到冷漠和愤怒。或者也许我只是头疼,太阳太热了,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只知道这是我采取行动的时刻,”他说。

“我把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迅速冲向我们两个排之间的一个单人蜘蛛洞——我感觉到有人刚刚从那里开枪。出于本能,我在 15 码外拉开手榴弹的保险栓,把它扔了出去。这是一个疯狂的风险。如果我把手榴弹扔翻了,可能会伤到甚至杀死一些蹲在洞外的士兵。”

“但这是一个完美的投掷,手榴弹飞进了小洞,就像外野手长传到捕手的手套里一样,紧接着就是爆炸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哇。我成功了!”他说。